Bye Bye 一零年代

2009/12/31: 大学四年级,住在北京,希望新的一年可以去美国,没有工作,单身,20岁。

2010 关键字:毕业,街旁,留学

2010-picture
2010 年夏天,13 个人的团队,坐标建国门,初尝创业的味道
2010 年秋天,Dartmouth,第一次出国,第一次自己做饭
2010 年冬季假期,在纽约住了 10 天,在时代广场站了 11 个小时等待跨年

2011 关键字:Yelp,Facebook,Instagram,Google

Yelp 实习,第一次来旧金山,在 Mission District 住了一整个夏天。实习的时候拜访了还在 California Ave 的 Facebook,跟当时还只有四个人的 Instagram 的 CEO 在 South Park 吃了午饭。秋天回到东岸,在 Google Cambridge 做了第二段实习。

2012 关键字:毕业(again),公路旅行,开始工作

San Mateo 128 N El Camino 是在湾区第一个正式的家。年底的时候两个星期开了 5 千英里从 New Hampshire 搬到了 California。

2013 关键字:滑雪,初创公司,Burlingame

夏天爸爸妈妈唯一一次来美国,带他们回学校参加了毕业典礼,那年的夏天阳光很明媚。就像新华字典说的,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至少当时我是这么以为的。我也从 San Mateo 搬到了 Burlingame。

2014 关键字:换工作,旧金山

四月面试,五月换了个工作,六月搬到了旧金山。

2015 关键字:工作,中国

China Growth 团队增长最快的一年,也是 Uber 中国业务增长最快的一年。公司 10 月的时候还带所有人去 Vegas 庆祝业务的里程碑。因为工作一年回中国回了 4 次还是 5 次,全部心意挂到公司的时候好像身边的生活也在悄悄地改变。

2016 关键字:工作,日本

年初摄于北海道美瑛,第一次去日本旅游,在北海道滑了三天雪,然后又晃荡了三天,很特别的回忆。
摄于巴塞罗那。秋天因为出差在欧洲住了三个月,几乎每个周末都去一个不同的国家,三个月的时间想通了一些事情,做了一些重要的决定。

2017 关键字:单身,迷茫

摄于墨西哥城周边的 Teotihuacan,几乎一整年都是单身的日子,滑了很多雪,去了几个不同的国家。
感恩节在京都看红叶,两年内第三次去日本旅游,又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2018 关键字:Sabbatical,买房

摄于莫斯科。亲身体验了2018世界杯的热情,圆了儿时的一个梦想。
摄于伦敦。夏天在伦敦传媒学院和玛格南图片社合作的 Workshop 学习了 21 天的摄影,做了一本小小的杂志。伦敦的夏天天气特别好。

2019:绿卡,辞职

摄于法国阿尔卑斯山的 Alpe d’Huez 滑雪场。白天滑雪,晚上电音蹦迪不是梦。
喜提保时捷 911,从打算要买到看车到提车前后一共三天,赶在还有工资单的时候做了一个小贷款。提车不久股票一解锁就辞职了。

2020/01/01: 住在旧金山,不知道新的一年会去哪儿,没有工作,单身,30岁。

这个十年的最后一个晚上在家里自己一个人把移动硬盘里过去十年的照片看了一遍,最后每年挑了一两张照片放在一起算是回顾了自己过去十年的时光。本来以为十年是很长的时间,看了一遍之后才令我震惊地发现其实并没有,几乎所有的回忆都历历在目,照片里的许多小伙伴可能两周前才一块吃了饭。

跟一个一零年代说再见的同时也是跟唯一一次的20~30岁告别了,好奇这个家伙30岁~40岁的生活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呀?

Semi 码农 30 岁的一些感受

上一次写博客讲找工作的事情已经是七年前写得毕业找工作经验,最近刚从上一家公司辞职,目前在家想要试试看自己创业。过去七年跳了一次槽,本来应该来写个帖子讲一下跳槽的心路历程。不过当时换了新公司之后一下上了超高速车道,没日没夜的工作工作增长增长,再后来想要写点面试经验已经是换工作好几年之后了。最近刚辞职,所以顺带把上次跳槽的经历一带说了。

12 年底毕业之后正式加入了上上家创业公司,做了将近一年半之后来到 14 年。14 年初的时候上上一家公司裁了一些员工,当时整个公司的工程师团队本来就不到 10 个人,裁员之后我是为数不多剩下的工程师,加上因为工作签证的原因,开始认真思考跳槽的事情。面试先面了 Wealthfront,当时 Wealthfront 公司规模还挺小的在 Palo Alto downtown 附近一个小楼里。大概四月初拿到 offer,拿了 offer 比较有信心之后投了五家最感兴趣的公司:Snapchat, Uber, Airbnb, Square, Dropbox,通过电面之后把五家 onsite 排到了同一个星期。除了 Dropbox 另外四家公司都拿到了 offer,后来 Dropbox 加面了一轮 onsite,因为已经决定在 Uber/Airbnb之间选一家而且开始 negotiate,所以回 Dropbox 办公室吃了个米其林等级的午饭之后就没有然后了。

当时 Square 没有给具体的数字,然后 Snapchat 根据 7B 的估值给了将近 700k 的股票,想了想因为当时女朋友在旧金山工作,还是放弃了去洛杉矶的想法。14 年四月的时候,Square 已经比 Uber/Airbnb 大很多了,是个认真 pre-IPO 的公司,所以拿到 U/A 两家之后很快 withdraw 了。

2014 Snapchat HQ @ Venice Beach

回头看,真得挺庆幸当时认真地 negotiate 了一下这两家公司的 offer。Airbnb 根据 10B 的估值给了 300k 左右的股票,Uber 根据 10B 的估值给了比那个数字稍微少一些的股票,然后薪水都是 120k 一年。去早期创业公司就没有考虑过薪水的,当时 negotiation 的重点就是股票,然后同时纠结两家公司去哪一家。最后思来想去比较倾向 U,所以重点跟 Uber 的 recruiter negotiate。当时一个工作不到两年的工程师,心里不知咋想的觉得股票数字有点少,想要找 recruiter 说能不能 double (+100%) offer 上的股票数量。不过最后脸皮实在有点薄,电话里实在没好意思开口说 double 数字,就问了句能不能加 50%。recruiter 说他要考虑考虑,过了一会儿打电话回来说你这个 level 就可以加 25%,我说我要考虑考虑。考虑考虑之后就接下了 offer。

H-1B transfer 办了两个月,六月底的时候正式加入了 Uber。就在我拿到 offer 之后不到一个月,Uber 传出来 D 轮融资的新闻,估值涨到了 19B。等我入职的时候,同样数量的股票价值已经翻倍了。入职不到半年,14 年年底又传来融资新闻,E 轮的公司估值涨到了 41B。除了公司估值蹭蹭涨,公司的扩张也是如火如荼。当时全公司的 Gross Booking 每年的增长是 400%,而且 15 年好像因为中国,比 14 年的速度还要再快一些。15 年底从沙特融了 7.3B 的钱,公司估值达到了 68B,这些距离我加入公司也才一年半的时间。当时只觉得股价每年至少能翻倍,等到上市的时候身价没有个 1000 万美元,500 万应该是有的吧。谁也没想到 15 年底的 $48.77 一股的股价是之后的所有日子里公司股票交易过得最高价格。之后的故事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了,16 年 Uber 中国卖给滴滴,17 年一整年的负面新闻,炒掉了所有的高管连如日中天的 CEO 都换了人。

17 年的时候是第一次思考换工作的事情,第一个原因确实是因为负面新闻太多了,加上跟 Waymo 的诉讼,有种对公司倒闭的认真担心,第二个是当时公司出了个新政策待满三年的员工离职可以不需要在 30 天行权。17 年的时候确实挺多 14 年来的资深员工待满三年就立即跳槽了。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 10 月份的时候就有小道消息传说 Uber 要跟软银搞个大新闻,而且大新闻的一部分是允许持有期权的员工参与出售手上的股票。在公司待了三年,几个月前还觉得公司要倒闭手里的股票要变成废纸,突然间发现手里的股票还可以卖钱。当时软银开出的价格是 $33 一股,基于上一轮融资的 $48.77 一股,所有人都觉得软银太不厚道了,孙正义太狡猾了,傻逼才卖呢。结果就是全部人都真香,Offer 的数量一共超过了预期的 70%。简单讲就是比如软银要用 $33 的价格买两亿股,结果大家一共愿意 offer 的有三亿四千万股,所以所有人不管你是要卖五千万股的创始人,还是一万股的底层码农,你都只能实际上卖掉你愿意 offer 的 58%,这样总的 offer 股数又回到了两亿股(没看懂的可以自己 Google “reverse dutch auction”)。事实证明其实孙正义成了真正的接盘侠。整个 tender offer 对我造成了两个影响,就是我发现每个月 vest 的股票其实还是真钱,于是决定待满四年再做打算。另一个影响是我的人生在连续月光了五个年头之后第一次有了六位数的存款,我于是开始认真思考这些存款对我的意义。

当时觉得买房什么的太俗了(结果后来被事实啪啪打脸),想的是 18 年六月在公司待满四年拿这笔钱之后回国先不工作,花点时间思考思考人生。这个想法其实也跟在 Uber 工作了三年半的经验有关。

14 年加入的时候公司妥妥一个 startup,Uber 简直就是 startup 里的战斗机。当时我加入的是增长组,更是战斗机里的战斗机,带头人 Ed 是曾经在 Facebook 做增长的连续创业者,VP 手下直接有自己的工程师产品设计数据分析师团队,每周的组会是周一早上九点钟,全部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里 review 上周的数据。每周五早上十点是 CEO review meeting,Travis 总爱揪着这个那个数据刨根问到底,常常做了几十页的 slides,停在第三页就没有往下翻了,组里的人如果答不上来问的问题就是劈头盖脸一阵乱骂。压力大归大,但神奇的是所有人都充满了 120% 的激情,没日没夜的工作-oncall 是所有人的常态,目标就是让创始人的愿景「出行变成水龙头里的自来水」成为现实。

同年九月,中国只有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在运营,北京出了朝阳区你就出了 Uber 的服务区。就这么一个用不了 Google (maps service, Android play store, Android play service),用不了 Facebook/Twitter (growth marketing, referral),没人用 email (required for registration) 也没人用信用卡 (the only payment method),业务数量占比公司的千分之一不到的遥远国家,VP 拍脑袋跟 CEO 提议,China is the future,我们应该成立个 China Growth 组。China Growth 就这么横空出世了,成立的时候我们只有四个工程师,都是国人。中国因为国情太特殊,加上竞争异常激烈,加上 CEO 光环加持,加上每个工程师的出生背景对做中国产品的天生优势(相比于总部别的工程师),组里的文化就是一句「抡起袖子干」。15 年中国在公司的业务数量增长是 2000 倍 (200000%),一年的时间业务单量从一个不到千分之一的遥远国家摇身一变成了公司业务的半壁江山,「China First」成了公司大会上最常提到的口号。China Growth 也在一年半的时间疯狂扩张,一周五个面试是常态,到了 16 年解散之前人最多的时候在 HQ 浩浩荡荡将近一百个工程师,95% 都是大陆出生的中国人。除了在旧金山的总部,优步vs滴滴也成了国内媒体报道最为频繁的新闻,国内的运营市场人力公关政府关系团队也在同一个时间段疯狂的扩张,14 年还没有人听说过的野鸡公司不到两年的时间成了科技媒体聚光灯下最亮眼的科技公司。

2015 China Growth @ 1455 Market

后来的事情其实大家也从新闻都读到了,16年8月1号 Travis 又搞了个大新闻,整个中国的业务卖给了滴滴,当天是个周一,大家来上班宣布新闻之后 China Growth 组就原地解散了。解散之后我和另外几个同事去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办公室待了两个月帮当地的团队重写了新的 Rider app 的支付模块。这样一去一来就来到 17 年,就是前面提到的公司非常动荡的一年。除了大家在新闻上读到关于 Uber 的新闻,其实一整年我也是蛮迷茫的。14-16 年公司飞速增长,业务飞速扩张,在 China Growth 做的项目感觉每个月都在接触和学习新的商业需求,加上身边围绕着许许多多怀有同样抱负的工程师,设计师和产品经理,所以工作起来自然是热火朝天。所以整个 17 年 18 年都很用力地在想,何处可以找回 14-16 年的热情,想来想去的结果就是没想出来什么结果。

所以当时决定 18 年待满四年之后就辞职回国接着想好了。为什么要回国,其实也很现实,因为工作签证 H-1B 如果辞职了在美国是不能待下去的,回国的话不仅可以做工程师,还可以创业,甚至可以考虑做技术以外的事情。然后 18 年 6 月待满四年的时候我跟经理说我准备休一个三个月的无薪假 (sabbatical),休完我就辞职回中国了。

然后我就去休了三个月的无薪假。

然后休假的时候绿卡 current 了,我跟老板打电话说,我还是回来拿个绿卡好了,我于是休了三个月的假之后 18 年 10 月又回到了旧金山。

其实也是有一个过程,当时在湾区做工程师的时候就觉得工作太稳定,但是当经历 sabbatical 的时候又觉得没有任何能够抓住的东西。当时把旧金山的公寓 sublease 给了朋友之后其实在美国就没有一个住的地方了。在美国生活过的人知道,一个地址几乎是你所有事情的一个基础,比如信用卡,比如网站注册。所以休假三个月的过程中,当处于一个稳定生活的另外一极的时候又开始怀念稍微稳定一点的生活。所以当发现绿卡的队伍排到的时候,没怎么犹豫就决定回来工作了。

然后 19 年事情的顺序是,公司上市了,我拿到了绿卡,公司股票解锁了,我离职了。其实离职的决定也不是很难做出的一个决定,算是 18 年 sabbatical 的一个没完成的后续吧。当时拿到绿卡之后就开始思考换工作的事情,恰巧当时 Uber 接二连三的裁员,结果 LinkedIn 一两个礼拜内收到了上百封猎头或者不同公司 HR 的站内信。我看了一圈也挑了十来家大型中型公司稍微打了个电话,聊完的结果就是自己很难想象坐到里面的其中一家公司,go through orientation 又开始写代码的场景,想说还是算了。

于是开始看看非常小规模的 startup 的机会。YC 有个网站很有意思叫做 work at a startup (WAAS),你可以在上面把自己的信息写上去,然后你的资料会被发到 YC 公司内部的一个论坛上。然后一两个星期内收到了二十几家 YC 公司的创始人的邮件,挑了几家感兴趣的公司也打了电话稍微聊了聊,最后的感觉就是,也许可以自己做做看吧。

然后我计算了一下手里股票的价值之后,觉得活个一两年没问题,等待股票一解锁,我就辞职了。

11 月14 日是个星期四,也是我还电脑还工卡的日子。当时印象比较深的一个细节是 iPhone 上收到 Gmail 的推送,说我的工作邮箱 *****@uber.com is disconnected. 那一瞬间的感觉就像是你的生活里很重要的一个长了五年半的器官,这个器官会帮你买保险,每个月寄给你两张 paycheck,工作日刷张卡进去就有免费的咖啡和午饭,而且还有可以看到海景的大大落地窗的办公室,然后这个器官就在那么几分钟内从你身上一刀不留干干净净地切掉了,只剩下手机上的一条推送通知。第一反应是种说不出来的不适应,第二反应是非常庆幸自己还是做了离职的决定,很强烈的感觉是待得时间越久这个器官只会越陷越深越来越难切割。

刚开始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大概是辞职一两个星期的日子。在旧金山每天的生活也比较简单,早上起来自己做个早餐泡杯茶,准备一下这个星期的阅读计划和当前的进度,然后就开始读书了,有时候也会看看技术文献。看书的同时把可能可以做的事情记录下来,然后时不时回头去看一下这个合不合理可不可以做之类的。午饭和晚饭常常会约见一下之前的同事或者朋友,相互告知一下近况,我也会说说最近看到的行业的一些变化和自己想要探索的方向,听听大家的意见。

写到这里的时候距离离职刚好过去一个月,关于事业或者职业发展也有了更多的一些想法。我会把想要做的事情分为两个大块。

第一个就是「创业」,我对创业的理解就是业务要高速增长,前期也许可以不考虑利润但是公司活下去除了高速增长还要能够有融资能力,最后就是希望这个公司的增长是通过技术来驱动的,技术也是我们的壁垒。创业的例子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懂,一将功成万骨枯,拿一个极小概率事件去搏一个极大的回报。

另一个也是创业,不过更像是做一个「Small Business」。跟融资创业不同的是,对 smb 来说高速增长不是一个必须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公司有一个明确的盈利模式,而且这个盈利模式不需要等到业务成为很大规模之后才开始,所以融资也不是一个必须的条件。举个例子,开 Uber,Host Airbnb,开餐馆,拍 Vlog 带货,卖海淘,教别人如何面试工程师职位都可以认为是做自己的 smb。smb 跟技术创业不一样,但仍对我有相当吸引力,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的不确定性,也许赚的钱没有工程师多,不过我不需要一周五天去办公室坐 40-50 个小时。当然我没有马上去开 Uber 的原因,还是希望这个 Small business 能够 leverage 我的知识和技术,开 Uber 一是谁都可以开,我开也没有比别人开得更好,二是做 Uber 司机不 scale,开得再猛一周 60 小时 80 小时也就极限了。如果能做个 scale 的 smb,最终能让它发展成一个 passive income source,这样也许就可以给自己更长的 runway 去寻找「创业」的方向,不用一年或者两年之后花光积蓄回大公司做工程师。

So far so good, 除了每个月自己买保险价格相当坑爹以外,自由的空气虽然很贵但还是很香的。

湾区赛道日

这个夏天从六月(加州雪季五月结束)开始到现在十一月,五个月左右的时间一共去了六天的赛道日,三天在 Sonoma, 两天在 Laguna Seca,一天在 Thunderhill。除去七月车因为在880上被追尾在 bodyshop 躺了一个月,八月去了欧洲一周参加同学婚礼,九月出差去了巴西一周,十月回了一趟国,所以基本上有合适的时间合适 level 的赛道日我都参加了。把自己的车开上赛道感受引擎红线的轰鸣,车速冲到将近200公里再在最后一刻刹车过弯,身体感受着一个G的惯性的同时,听着轮胎到达极限前的吱吱声,整个体验还是很鸡血的。想说写一篇文章分享一下零开始菜鸟的上赛道经验,给热爱驾驶的朋友参考参考。

先说赛道,湾区附近大家去的比较多的有三个赛道,三藩北边的 Sonoma Raceway,Sacramento I-5 附近的 Thunderhill,Monterey 的 Laguna Seca。其中 Sonoma Raceway 和 Laguna Seca 都算是全美甚至全世界有名的赛道。赛道在不举行比赛的时候,不同的汽车俱乐部可以租下赛道举办自己的比赛或者开放赛道日,我参加过的就是 Hooked on Driving 办的开放赛道日。开放赛道日的目的不是为了竞速,而是让报名的车手根据经验和速度分为 ABCD 组,每个组的车子轮流进去赛道跑圈。每个组之间因为大家经验不同,超车的规则也有所不同,从只有在直道并且要打信号可以超车开始,到赛道的任何地方都可以不用打信号超车。每个俱乐部的规则也不完全一样,总体来说开放赛道日更多的是自己超越自己,而不是去跟别人比赛,然后安全第一。

McLaren 600LT @ Sonoma Raceway

对于新手,我推荐的两个俱乐部是 Simraceway 和 Hooked on Driving。Simraceway 的活动都在 Sonoma Raceway,Simraceway 对于新手会花很多时间讲解赛道和最优跑线,然后在赛道上会给每辆车一个对讲机,采取 Lead-Follow 的方式来帮助初学者学习赛道的线路。Simraceway 的教学分为 Stage I/II/III,Stage I 就是 Lead-Follow 学习线路,Stage II 讲解超车规则和赛道旗帜颜色代表的意思,然后就 Open Track Run 了,Stage III 几乎就跟 Open Track Day 一样,区别就是每个车里有对讲机教练会给你反馈。另外一个推荐的是 Hooked on Driving,新手会指派一个志愿者做教练,教练会全天坐在你的附加给你意见。因为没有 Lead-Follow,一上来学习完赛道和旗帜颜色就是直接跑赛道,所以体验会比 Simraeway 更直接更鸡血一些。HOD 的新手项目只有 Thunderhill 和 Laguna Seca,这两个赛道也相对比 Sonoma Raceway 更适合新手。

CLA45 AMG @ Thunderhill

除了上面两个俱乐部,身边朋友去过的还有 SpeedSF,感觉也是人最多和举办赛道日最多的俱乐部,对赛道和赛道日有一定程度熟悉的小伙伴可以去跑跑看看。

最后根据个人经验回答一些朋友常常会问我的问题:

  1. 跑赛道是不是很伤车?这个问题真的是 It depends on. 首先每个人对伤车的定义不太一样,我来说说我的理解。其实跑赛道损耗最大的是刹车和轮胎,不过一辆车的设计其实轮胎和刹车(刹车片)就是损耗品,为了保持高性能的驾驶乐趣,更换的频率肯定比日常跑高速要来得更频繁一些。不过作为新手,其实因为能力的限制所以实际上跑赛道的时候距离把车的性能发挥到极致还是有些差距,所以其实损耗的速度并没有这么快。对于新手来说,跑赛道带着抓地力优良的轮胎和制动能力充足的刹车片,更大的意义还是保证安全。除了轮胎和刹车,对于比较新的车或者一些设计的目的就是运动款的车子,因为跑车本来设计的时候就优化了他们上赛道的性能,加上新车一般都有 N 年的 Warranty,所以新手跑赛道对车子的其他部件(比如引擎)的损耗其实并不会很大。
  2. 我的 XX 车可不可以跑赛道?这个真的 case by case,根据我这个季度上赛道的经验来看,最最最常见的牌子其实还是保时捷(Cayman, Cayman GT4, 911, 911 GT3, etc.)和宝马(E46 M3, E92 M3, F80/F82 M3/M4),这也比较容易理解,也跟这两家车子的设计和品牌形象带来的车主性格有关。其次比较常见的日系车有Subaru, Honda, Mazda, Nissan 等等,美国车就是 Corvette 和 Mustang 居多。年份真的是从 2019 年到九十年代的车各个年代都有,比较旧车最后还是看车的保养。还是前面说的,安全第一,新手其实距离把车发挥到极限还是有点远。
  3. Tesla 可不可以跑赛道?说实话比较难,因为跑赛道的时候各种 full throttle,hard brake,对电池消耗其实挺快的。虽然我知道 Laguna Seca 可以租有充电的车库,但是并没有 Super Charger,所以上路五分钟,充电两小时可能是大实话。
  4. 危险不危险?这个其实见仁见智。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我参加过的两个俱乐部还是非常注重安全意识的,工作人员稍微觉得你在瞎开,应该很快就会把你请下赛道。加上大部来开赛到的人还是很爱惜车的,如果擦了蹭了心疼的不止一点两点,总体来说我的感觉(对于新手)不比你在路上或者高速上开车更危险。

今天就写到这里,文章主要写给完全没跑过赛道但又想跃跃欲试的新手。其实我开始跑赛道的经验也非常巧合,是有一次刷 Facebook 的时候看到 Simraceway 的广告,当时就记了下来,直到雪季结束才终于去体验了一次。第一次就感觉很上头,然后入坑了。总体下来,感觉 Facebook 的广告做得有点牛逼,能把这么一个相关但又不相关(对赛道有兴趣但是完全没跑过),然后单笔消费不低的广告能够精准投放到我的 Newsfeed 里,赶紧多买几股 FB,抵销一下这几个月跑赛道的花费。

AMG Driving Academy @ Laguna Seca

另外一个我觉得很重要的是通过跑赛道认识到的新朋友,有点像刚开始滑雪的感觉。几个人不为了钱不为了名利(??),就是靠一股满腔热血和兴趣聚在一块做一件事情,有空约一块去赛道上跑跑,跑完再讨论刚刚那个弯如何跑得更好,跑完再接着交流配件和日常的保养,整个过程让人真地很开心。也让留在湾区又多了一件不大不小的 Pros 吧。

Reference: https://www.torqued.io/northern-california-track-day-guide

Carrera T

来美国买的第五辆车,也是这辈子买的第五辆🇩🇪车。2003 Used VW Beetle, 2013 BMW 335 Convertible, 2015 BMW 435 Coupe, 2018 Mercedes CLA45 AMG, 2019 Porsche Carrera T. 
八年前刚来湾区的时候,每次在101高速上路过机场的时候,很难不注意到 Burlingame 巨大的保时捷旋转广告牌,我当时就想也许有一天我也买辆保时捷。
还记得12年夏天和Bill, 康老师(还有康老师的妈妈)从匹兹堡去大瀑布的公路旅行,在宾州79号公路的加油站碰见的那辆尾翼造型夸张的911 GT3和它同样夸张的引擎轰鸣声,比我更爱车的Bill说,911是那种当你买得起20辆911的时候你会想要买的车。
后来22岁的毕业生也成了30岁的大叔,大叔还是买不起20辆911,梦想也被生活刮得七七八八。偶尔周末的晚餐跟朋友聊起汽车,听911车主现身说法,一句「You will enjoy it every single day」让人下定决心,周日试车,周一打遍辆湾区和南加的保时捷车行电话只为 911 T 这一款特别的 911,周二确定最终价格和签字,周三提车,整个过程直到把车开回小区的车库还觉得有些不现实。

然后想稍微介绍一下 Carrera T 这款车。对 911 稍微有了解的人知道,每一代 911 的车型至少二三十款,从 Engine 上区别常见的就有 Base, S, GTS, GT3, GT3 RS, GT2 RS, Turbo, Turbo S 等等至少八种型号,然后其中大部分的车型又有 Coupe 和敞篷,后驱和四驱等等四种排列组合,再加上玻璃敞篷 Targa,种类真是数不胜数。Carrera T 其实是蛮特别的一款,T 是 Touring 的意思,上一次 911 生产 T 车型已经是上世纪 70 年代的事情,时隔将近 50 年,只有在 991 这代 911 的最后两年生产了这个车型。Carrera T 主打的是回归驾驶的初心,当时看到这个 Marketing 标题我就被吸引住了。虽然 T 用的是 Base 的引擎,但是许多 Base 甚至 S 车型需要选配的套件在这里成了 T 的标准套件,Sport Exhaust,主动悬挂系统,升级版扭矩引导系统,Sport Chrono 组件,仅举其中几个例子。更特别的是,T 甚至引入一些 GT3 的特征组件,后窗和后座的侧窗全部换成轻量化的玻璃,一是减重,二是让车尾引擎的声音反馈更加震撼。两个车内的门把手也从常见的金属把手换成了两条和座椅配色搭配的带子。车身除了主体的颜色,轮毂和车轮中行的保时捷盾徽,后视镜和尾部的 Logo 字体全部漆成淡淡的灰色,跟车身的颜色形成对比,这些都是 Base 甚至 S 都没有办法选配的组件。更加极致的 T 车型的车主甚至可以选择把车子中间的收音机和互动屏幕或者两个后排椅子整个拆掉,让车手的全部关注放在前方的路上。看了无数的 YouTube 中文英文的评测之后,最终不再犹豫,991世代的T车型就是我的选择。

买了车之后,只能说大叔成了一个欠更多债的大叔,生活还是继续。旧金山要两个停车位也是让人头疼的话题。站在 30 岁的交叉口,四处回顾可以参照的脚印也不是很多,只剩下站在原地彷徨不动的自己。也许又到了重新开始想象的时候了,希望下一个 9 年还有更精彩的梦想,many more to come…

Rain in Kyoto

18 年的八月,我在京都住了三个星期,转眼过去已经快一年了。夏天的京都是梅雨季节,二十天里五分之四的日子都在下雨。对于旅行的人来说,下雨的日子终究不太方便,不过回忆起来,倒是别有一番「禅」的意境。

雨天的苔寺

西芳寺在京都算是蛮特别的一个寺庙,参观寺庙需要预约,而且只允许寄信进行预约。西芳寺的景观是寺庙庭院里大片的苔藓,去之前只看过照片就已经非常期待。参观的那天恰巧下起雨来,撑着伞在苔藓间的小径行走还不忘拍照,庭院中间的湖则伴随雨水荡起片片涟漪。雨水,苔藓,禅意的京都。

雨天的茶道

Airbnb Experience 上预约的茶道体验是在传统的京都住宅里进行的。跪坐在榻榻米的屋子里,听主人讲解茶道的步骤,不同碗的朝向的意义,甚至杯子上的纹理也都代表不同的意思。每一个步骤对应的语句和他们的意思。最后一步是品尝自己准备的一小碗抹茶。记得屋子有个天井,中间有一口水井,京都那天又下雨了,这次体验只有我和同行的朋友两人,喝茶的时候只听得到雨水落到天井的地上的声音。雨水,庭院,一碗抹茶,跟京都的一期一会。

雨天的高野山

印象最深的一天是一个人拜访高野山。从京都转车去大阪,再从 Namba 转乘南海电车去到高野山的山脚。从山脚乘坐登山缆车终于来到高野山。那天高野山的雨特别的大,酒店配的雨伞也就差不多没让我淋湿透的程度。高野山最神圣的地方是奥之院,奥之院是一片长约2公里的墓地,道路的两旁是参天的几百年古树,伴随着石献灯和墓碑,据说多达20万个。丰臣秀吉,织田信长,德川家康,武田信玄,明智光秀等战国时期有名的武将大名墓石也在其中。奥之院尽头跨过御庙桥是空海法师圆寂的地方,里面有一盏长明灯据说已经亮了一千多年,是当时的白河天皇所献。因为大雨的关系,路上人特别少,心中反倒觉得「因祸得福」,趁着薄雾在雨声中沿着参道前进的体验也算特别。雨天,长明灯,墓碑,现实跟历史的界限模糊了起来。

2018/2019

转眼已经是 2019 的第三个周末了,自从圣诞节从迈阿密休假回来之后,每个周末都会开车去 Lake Tahoe 滑雪,已经连续四个星期了,预计接下来的两个星期还会持续滑雪,直到二月初去拉斯维加斯观看周杰伦演唱会才会暂停。

觉得 2018 年对自己来讲还是蛮多值得记住的回忆,年初的时候信誓旦旦地觉得自己马上就要离开湾区回国流浪;年中的时候在俄罗斯,韩国,英国和日本一共休了三个月的无薪假期,心情也从一开始的激动到结尾的困惑,计划也从一开始信誓旦旦要辞职回国变成回湾区接着写代码;年底回到旧金山,在南湾住了将近两个月的同时在旧金山买了人生的第一套公寓。

11月23号那天,Title 公司15楼办公室有着180度的湾区大桥风景,桌子上是一百多页等待我签字的文件里有银行的贷款契约,市政府的地契,Title 公司的保险契约,物业公司的小区守则,我跟随着 Title 经理的指示一页一页地签着文件,心情一边是持续两个月的买房经历终于告一段落,另一边在疑问,自己已经成为了更年轻的时候的自己最不想成为的人了嘛?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fp8 preset

三个月的无薪假期分成了七月八月九月三个阶段。七月初的时候跟 Uber 的同事 Zhai 在俄罗斯飞机汽车结合穿越三个城市看了三场比赛,夏天的俄罗斯并不炎热,莫斯科的咖啡店和鸡尾酒吧让人仿佛身处旧金山还是东京的街头。八月带着一台银色的 Fujifilm X100F 沿着伦敦的泰晤士河走街串巷,只是为了寻找脑海里完美的一帧画面。九月的印象是一直下着雨安静的京都街道,热血的甲子园球场,肃穆的高野山,淳朴的越后妻有,和随着独自旅行带来地更多的困惑。

2018有一些成长,但是仍然有一些遗憾没有能做得更好的地方,从伦敦回到旧金山之后几乎没有再拿起相机。在 Uber 的工作也没有多大的变化。最近听到 Sally 同学的播客,希望通过写一写关于2018年的一些文字,想得更清楚一些把。

Magnum Workshop – Day #4

第四天的课程因为是星期六,学校不开门,于是上课的地方转移到马格南的伦敦办公室。今天的课程请来了四位不同的演讲人,四位演讲人的职业都跟摄影直接相关,但又分别不同,一天听下来有种走进摄影行业大观园的感觉。

第一个讲座的演讲人是马格南的 Licensing Director – Hamish Crooks. 他在马格南的工作有两大块,一部分是负责 archive 照片的授权工作,另一部分是帮摄影师协调新的 commission job. 不过他的讲座并没有涵盖太多他自己本身的工作内容,反而是介绍了一个摄影师职业生涯会接触到的四个重点 1. Editorial Market, 2. Distribution, 3. Right Issues, 4. You (as photographer).

Editorial Market 讲了现今摄影师可以通过售卖照片赚钱的各种渠道,传统纸质杂志和报纸的市场一直在缩小,新兴的线上的市场倒是一直在迅速增长。不过区别就是传统杂志报刊的每张照片的薪酬还是比线上市场要高出许多,因为线上市场能够选择的摄影师的数量更多,难免会有人愿意以更低甚至免费的价格出售自己的照片已换取展示的机会。除了媒体,有时候帮品牌或者公司内部宣传拍照也是不错的赚钱途径。

Distribution 则讲得是照片售卖的渠道。最常见的自然还是传统报纸杂志以单张或者故事的形式来付钱。不过摄影师有时候也可以选择和图片社合作,这样子图片社会充当摄影师的保护伞在探班的时候可以有更好的筹码。最后就是跟新闻媒体的合约工,一个月固定工作 xx 天,然后领固定的薪水。Right Issues 则讲了售卖照片的方式,比如是否允许媒体可以二次加工照片,可以是否再分发给别的媒体等等。

不论怎么卖照片,最后最重要的还是作为摄影师的「你自己」,有趣新颖的想法,持之以恒的个人风格,不断努力地耕耘和拍照,才是走向这个职业生涯上升道路的方法。

第二个讲座的演讲人是马格南负责教育的 Shannon Ghannam,Shannon 讲了讲自己的成长经历为啥会喜欢上摄影,为啥之后又专注于摄影相关的教育,然后举了很多别的摄影师的项目作为例子来讲解关于「想法」的形成和执行。作为刚入门的摄影师,平常可以都看看别的摄影师的网站和项目来找找灵感。

第三个讲座的演讲人是刚从伦敦传媒学院毕业的职业摄影师 Monica Alcazar-Duarte。Monica 是墨西哥人,在欧洲已经生活了十多年,专注的领域也是Documentary Photography。她毕业时候的项目是拍摄一个因为毒品交易闻名的墨西哥村庄(Ixtapa)里人们的日常生活,一个同时被当地政府想要作为旅游城市发展,也是许多毒枭出没的城市。Monica 以墨西哥人的视角,得以以不同于主流西方媒体的视角走进这个村庄记录下那儿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第四个讲座的演讲人是马格南照片网站的编辑 Bruno Bayley,Bruno 在今年加入马格南之前在 Vice 的伦敦杂志分社工作了十多年,之前是 Vice 伦敦的总编辑,他的讲座内容主要围绕杂志编辑和摄影师的关系展开。假设你是职业摄影师,很多时候你要自己联系杂志社的编辑去发表你的作品,最重要的当然是你的故事,原创而且没有被报道过。除了故事的有趣,最好故事的主题是跟杂志的大方向相关,而且杂志近期没有发表过类似的故事。除此之外,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很重要,打印出来的照片的诚意就会大于网络上传输的电子文件。

一天听下来体力消耗也挺大,不过作为摄影行业的门外汉觉得讲座相当有意思,得以从行业里面的资深从业人员窥见摄影职业生涯的方方面面。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拜访马格南的伦敦办公室的体验,看到办公室墙上的书柜里一排排摄影师们的摄影集,心里想以后在旧金山的家里也要空出一块书柜专门放喜欢的摄影师的摄影集。

Magnum Workshop – Day #2-3

第二天是这几天最像课程的一天,早上 Stuart 爷爷讲了关于 Photography Coherence 的概念和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的历史。下午 Chris 爷爷讲了关于他的过去一系列作品想法的来源。
总结一下我觉得 Stuart 爷爷讲得关于 Photography Coherence 对我的启发最大。大概说一下 coherence 分为 artistic coherence 和 authorship coherence 两个意思。artistic coherence 讲得就是同一本作品的照片风格应该有连贯性,比如焦段,相机画幅,黑白还是彩色等等的选择,而 authorship coherence 讲得是同一个摄影师跨越作品之间风格的连贯性,大概是别人看到就能感受到是「你的照片」的感觉,所以是更高一级别的连贯性。
第一天课程的时候 Stuart 爷爷曾经问大家,”what is your point of street photography?” 当时我觉得这个问题好难回答,不像其他一些关于 community, culture, social issues 的旨在唤起大家对问题关注的项目,street photography 好像并没有想要唤起什么东西的意思。不过当看到 Stuart 为了解释 photography coherence 而展示 Gary Winograd 的 The Animal, 和 Martin Parr 的 Benidorm,好像有点灵光一闪明白了 street photography 意义的感觉。两本摄影集都有各自的 artistic coherence,分别在纽约动物园和西班牙海边小镇表达出一种很幽默的影像。其实这就已经达到了作品的目的,就像一部优秀的喜剧电影,能够通过构图用光色彩让观众会心一笑,就已经达到了作品的意义。

Garry Winogrand – Bronx Zoo

第三天的课程以学生们 present 第二天留的作业为主。每个人挑出三张自己过去的照片,和三张自己别人拍的受到启发的照片,六张照片需要跟你三周项目的主题有关,然后准备5分钟的 presentation 讲解你的 idea,老师听后会留有5分钟给予反馈。
周四晚上为了准备周五的 idea lab,加上时差的关系还差点失眠。一开始没有什么思路,想从森山大道的「夏威夷」,Burt Glinn 的「A Portrait of Japan」,Steve McCurry Instagram 上关于日本的照片,三处各挑出一张 ,然后来表达我想做 street photography of London 的想法。这里面最熟悉的是森山大道的「夏威夷」,因为自己家里就有一本,于是就从开始翻阅网上的资料,然后对他的作品和自己想要完成项目的想法也逐渐清晰了起来。
森山大道 – ハワイ

总结下来「夏威夷」这本摄影集有几个打动我的地方,第一个是他对夏威夷的全新诠释,平常看到的大部分的夏威夷的照片无非是蓝天沙滩大海和热带的树木,但是森山用他极具特色的高对比度与高粒子黑白拍出来的夏威夷,少了常见照片那种旅游景点的庸俗感,反而多了一些不确定,有点荒凉又有点慵懒的气氛,甚至让我这个海南人有点想起来小时候跟爸妈去「那时」的三亚度假的气氛。第二个是森山的文字里说的,「在没去过夏威夷之前,我狭隘地觉得日本摄影师就应该拍日本,纽约摄影师就应该拍纽约。当然,这些规则就是应该被自己打破的」,看到「夏威夷」摄影集里强烈森山风格的照片,也从另一个角度启发了我,不管是美国「旧金山或者纽约」还是伦敦,对于我来说我终究是个外来者。回到课程项目的想法,如果能够通过 street photography 让看照片的人感觉到「oh, 伦敦也可以是这样子」,其实我都算是满意完成课程作业。
因为一直在看森山大道的资料,所剩时间无多,干脆直接放弃研究 Burt Glinn 和 Steve McCurry 的日本的照片,转向森山大道新宿的照片。因为老师要求大家准备至少两个想法,这样第一个想法如果没法完成,可以有 plan B。所以我想从另一个方向去 approach street photography of London,这次的灵感则来自森山大道关于东京,关于新宿的照片。阅读森山大道自己的文字,他把在东京里的感觉比喻成「行走在电影 Blade Runner 里边」,反过来「看 Blade Runner 的时候,电影里的场景也一直让他想起东京的景象」。新宿有着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火车站,有着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市政府办公楼,高级酒店,同时也是那时候东京最混乱的娱乐中心。森山大道把城市比喻成人们欲望「desire」的显现,所以他通过摄影的方式把这些东西用图片显现出来。伦敦是欧洲第二大的城市「第一大是伊斯坦布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两座金融中心之一「另一个是纽约」,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通过镜头传达出伦敦这个城市作为最繁忙的金融中心的人口密度所展现出来的所谓城市欲望的感觉。
森山大道 – ニュー新宿

到了周五「第三天」,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 present 自己的 project ideas。超过一半的同学的项目都直接或者间接地跟 social issues/minority group 的话题有关,相关话题都会以 portrait photography 为主,然后配合人物周遭环境去讲述自己想要讲的故事。一个黑人美眉想要研究关于伦敦非洲裔移民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family without blood connection」的概念。有个曾经去过阿富汗拍摄塔利班的巴基斯坦哥哥想要拍摄伦敦一个很有名的公宅 Robin Hood Garden,公宅面临拆迁的命运,巴基斯坦哥哥想要拍摄住在里面的人的故事。剩下一半的同学有的还在几个主意之间摇摆,有的可能跟我一样做 street photography,不过每个人则各有自己的侧重点。比如有个 Boston 来的姐姐想要探索伦敦其中一条街道的 gentrification,想通过相机拍出 gentrification 对当地 community 带来的影响,和街道上店铺之间的反差。
轮到我的时候我跟老师们讲了我的想法,也提到了森山大道的照片来解释灵感的来源,觉得我对他的照片能够找到共鸣,也希望我能把同样的感情通过照片表达出来。跟大多数同学得到的反馈一样,老师还是挺支持的,只是对我寻找的地方给了一些建议,同时就是提到说要「多走路,多走路,多走路」。大概的方向已经有了,剩下的就是准备周日一整天外拍的具体计划了。

Magnum Workshop – Day #1

第一天的课程大部分时间都是同学们自我介绍,介绍自己曾经做过的项目,为什么对摄影感兴趣,三个星期的 Workshop 想学到什么。

有个乌克兰mm红十字会工作,跟着组织去过以色列,非洲等国家。她 present 经的一个项目是到南苏丹的一个村庄里,其中一张照片是个黑人小朋友看着前方,她说这个村庄没有别的媒体去过,当时给了她一个小时的时间她毫不犹豫就过去一通拍摄,说这个村庄其实前不着村后不着地,里面住的人都没法用水。

有个巴西mm讲她最近做的一个项目是记录巴西的医疗系统,说她们国家医疗系统特别烂,很多疾病病人得了之后基本就宣告死亡了,她就在其中几个人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记录他们的生活,想要让这个国家别的人更重视这个事情。她说英国的医疗体系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她想来伦敦接着做她的这个主题。

20来人的课堂,学生们来自各个国家,英国人占不到1/3,背景相当多样化。有来自印度西海岸一个关注当地文化融合/矛盾的印度哥哥,有住在伦敦曾经是狗仔记者现在转行做 fashion photography 华人哥哥;还有一个来自香港在投行工作的北京哥哥,说他很关注艺术和哲学的关系;还有个来自德州的高中生mm,在大一之前 gap 了一年想到处旅游和学习;还有几个英国大爷加拿大大爷,年纪看起来跟老师差别不大也在这儿一块上课。

这次伦敦传媒学院和 Magnum 合作的 workshopMagnum 来了两个摄影师 Stuart Franklin, Chris-Steele Perkins 都是英国人,老爷爷一位60岁了,一位70岁,对摄影的思路仍然非常清晰,时不时抛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同时非常宽容,不管学生水平如何,背景如何,一直在鼓励大家要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不要在意照片是否好还是不好,重要的是把自己的热情用照片的形式传达给你的观众。

下午上完课,有一个小时的 welcome drinks,类似于美国的 happy hour,大家喝喝啤酒聊聊天。我喝了一杯,在快要结束的时候终于跟 Stuart 爷爷说这次来参加这个 workshop 有一半的原因是因为你29年前夏天在北京大广场拍的照片「2018-29=?, 夏天就是五月六月的意思」,没有说出口的是「你的照片应该在中国除了领导人肖像以外最多人见过的照片」,然后问了问 Stuart 当年在大广场参与整个事情的经过,这样的对话对自己来说也是蛮神奇的一个体验。

第一天的课程最大体验还是 culture shock 吧,从小学开始学习数学到大学研究生读计算机到毕业后做工程师,算一算也是做了25,6年的理工男,不管是科学还是工程,总是在一个逻辑的世界里来算出或者设计出你想要达到的结果。然后第一天上课,老师提到最多的词就是「find your passion and your own voice」,实在是得好好思考,因为后天又是 presentation,就要跟老师讲自己在伦敦这三个星期所要拍摄的 idea 了。

2017小记

差不多的夜生活 又喝著差不多的酒
聽著差不多的音樂 喝醉差不多的糗
有著差不多的絕望 做著差不多的夢
穿著差不多的衣服 腦袋差不多的空
差不多的掛 說著差不多抱怨的話
時間也差不多了 該回我那差不多的家
– MC HotDog 差不多先生

今天「2017年12月28日」软银完成了对Uber将近100亿美元的投资,我以毫不足道的微博之力算是亲身参与了这个历史事件。

回头看看自己的 2017 年。
关于工作,加班的日子一只手可以数得出来,薪水从13万多美元涨到了将近17万美元,还是比较满意。
关于旅游,去了两次日本,两次墨西哥,一次加拿大,一次泰国。
关于滑雪,踏上了两个大陆三个国家超过十座不同的雪山。
关于拍照,八月的时候时隔四年买了一台新相机,一台不能换镜头的富士,在墨西哥城的金字塔和濑户内海的直岛都拍到了令人开心的照片。「当然也要感谢Model非常高的穿衣品味」

关于约会,其实今年都花了蛮多时间在跟不同女生的约会上。但是在博客或者社交媒体我都很少讲关于约会的事情,约会毕竟不只是你跟公司,你跟相机,或者你跟雪山的关系,而是你和另一个人的事情。说得不清楚时难免造成别人的不快或者误会,那就干脆缄口不谈好了。
2017年过了1/6的27岁,和5/6的28岁。大半年的时间里天天听着公司的负面新闻,心情难免受到这样那样的影响。跟2007年上大学时的自己比较,好像都差不多,还是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去餐馆吃饭,还是买不起房只能租房住「年中搬了一次家」。想到这些就觉得快30岁的人了好像什么都没有想明白和做出什么事情的样子,就有些沮丧。
后来公司找到了好似很有愿景的CEO,我也八月去了墨西哥城,九月去了泰国的曼谷和清迈,十月公司宣布了软银收购员工股票的新闻,十一月去了日本的大阪京都和直岛,十二月雪季来了又开始滑雪了。心情好像又慢慢好起来一些。

不论怎么样,2017年就要过去了,2018年还蛮憧憬,卖掉一些股票可以不啃老贷个款给自己在旧金山买一个小公寓。
看了森山大道的「ハワイ」相册之后2018年很想去看一下夏威夷,想去北海道来一次公路旅行般的滑雪之旅,想去一次伦敦看看这个继北京上海香港东京纽约巴黎之后最后一个我还没有去过的大都市,想去俄罗斯看世界杯,想去一次南美大陆。
2018年也意味着在公司待满四年了,希望在29岁的时候能够想明白30岁之后的日子想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