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小结@1.8

复习了四天,总结一下这几天的效果。
随着今晚有惊无险的组内互评,信号与系统、软件工程和数学建模的所有作业已经告一段落,虽然完成不尽人意,但终究还是可以放下心来全力备考了。
周一看了编译原理,周二几乎看了一天的信号与系统,周三看了半天的编译原理,同时完成了信号与系统的大作业,周四看了一整天的数据库。
成效如下:编译原理 1~4章(按课件的编号)基本搞定了,信号与系统题目做到了第3章,课件看了前七章,数据库所有课件已经看了一遍。
分析:编译原理由于之前作业做得比较多,尤其是前面这几章,所以复习的时候思路非常清晰。数据库就是后面几章的概念比较多,可能到时候还得记一记,前面几章关于需要计算与分析的也不是很难,做几张卷子应该问题也不大。比较担心的还是信号与系统,虽然从学长和老师那听来都是只要把布置的几十道作业题搞透,还是OK的,可是由于一个学期没有听课也没有练习,加上课件的极端晦涩,让人还是倍感头疼,尤其昨天做大作业的时候这种感觉尤其强烈。what’s more,这门课还用到许多关于积分的知识,OMG~~~
计划 :明天打算看上一天的信号与系统,好好研究研究,周末再分别抽一天看编译原理和软件工程,周一就得上考场了,时间剩的不多了说。
ps:今天忙里偷闲查看了一下CMU关于HCII和LTI的介绍,貌似学费一年下来(相对)不是很贵(<40w RMB),而且校内还有一些RA/TA的机会,而且前者master的录取率有30%+,不过这个数字不能说明问题俺还是有这个自知自明的,yy一下,呵呵~~~准备近期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地去yy这些最top的cs school 
关于HCII:全称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stitute,研究人机交互的,貌似里面很多的学生都是技术&艺术(design & art)兼修,还是挺好玩的看起来,不过俺老粗一个,对art一窍不通,不过对design还是非常向往的,不知道对方感不感兴趣呢?
关于LTI:全称The Language Technologies Institute,master读两年,读完以后有很大的概率会接着读Ph.D,对像我这种向往计算机理论科学的学生还是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的,可惜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的master是不招非CMU的Ungraduate的,不知道LTI对学生的要求是啥?

软件工程项目经验总结

刚刚开完了实验室三个小时的“长会”,会上给各位学长学姐做了一个关于”XML解析”的报告,效果自我感觉较为良好。
昨天晚上,总算结束了这次软件工程课程大作业的代码工作。
总的来说,这次的项目过程感觉非常糟糕,在写代码的工作上。元旦四天赶出来将近5K lines的代码我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结果可以说只是较为完整的实现了老师的要求,跟一开始我们需求分析时的期待已经相去甚远。另外更让我无法忍受的是界面,拿不出手见人啊 ~~~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这是学习编程将近两年来写过最垃圾的代码
貌似从大二上学期开始的Java大作业,每逢大作业我都感觉不能让人满意,包括有面向对象、C#和这学期的软工、数据库。今天读了褪墨上的一篇文章《应该每日思考的5个有力理由及养成方法》,让我意识到是时候总结一下失败的教训。
alun.wk 大作业失败教训篇:
1.起步太晚,因为过于自信,总是认为时间还比较充裕,导致项目一拖再拖。
2.用李笑来老师的话说就是:意外一定会发生。当我发现项目已经开始不容我再拖下去的时候,数据库大作业出现了,数学建模的大作业,实验室的工作,各种事情纷至沓来。
3. 跟组员之间交流不够,不是几乎,是所有的代码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的。我的责任,没有跟大家好好交流。
所以,为了避免接下来的编译原理大作业重蹈覆辙,我决定要早早起步,争取在寒假前完成!
这是血一般的教训发出的呐喊啊!
接下来就是一周紧张的复习和另一周更加紧张的考试了。
fl同学说的对,我要排除万难,抓住最重要的事情。

假期的下午

又是一个效率低下的下午,将近5个小时的时间代码的产出量只有可怜的几百行。心情沮丧,无所事事地在互联网上游荡。
GR今天又推来了两个人的blog,一个是前几年的ACM World Final冠军,另一个拿了Stanford,MIT等学校的CS offer。自己身上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去看别人取得的成绩,然后感慨一番。前几天数据库课程设计答辩的时候,bslion同学排在我的前面,看到别人的作品,不论是工作量还是质量,我都远远不及。
这几天写软件工程的大作业”旅游自助系统”,开学时的满腔愿望已经化为如何赶紧在截止日期前把代码写出来。代码的质量是惨不忍睹的,还有界面。所有的工作都是我一个人来做,界面也是边写代码边想。
知道自己写的东西不能让自己满意,只是为了应付作业,实在很难让人坚持把它完成。
没有什么时间让我考虑这考虑那了

非诚勿扰

上周五的时候和任斐还有大一的两个学妹去美嘉看了这部电影。
看的时候就觉得秦奋的台词实在是太精彩了,这么好的口才找不到女朋友才真是让人奇怪了。当电影拍到海口的世纪大桥与滨海大道时还让我小小激动了一番。舒淇和徐若瑄都拍得很漂亮,看得时候任同学在旁边就说要他是秦奋就答应徐若瑄演的台湾妹了。冯导的讲故事水平也非同一番,一个包袱接着一个包袱地丢,以征婚作为线索,北京->海口->杭州->北京->北海道,线路非常清晰,丝毫不让人觉得时间的流逝,恍惚之间电影已经打上了尾声。
电影把北海道拍得非常漂亮,漫山的向日葵,沿海酒店,没有尽头的山间公路,路边的小教堂……散场的时候就听到旁边一位女士说:那一大片太阳花实在太漂亮了。北海道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在很多影视作品里都会听到这个名字,我印象中那儿的雪非常大,总会给人一种很浪漫的感觉。像一个五六十年前的城市,让人感觉不到现代化的气息,这让我想起了《不能说的秘密》里主角居住的城市,我在想这样子的地方现在真的还存在吗?
更神奇的是,回去后回味这部电影,竟深深地被片中的气氛所感动。乌托邦式的美好而不可及的感情,”人在这,心不在这”,”我的心将会留一块位置给他”……
上一次我记得的看完电影后味道逐渐升华的是《罗马假日》,于回味中感慨那种无忧无虑如香草冰激凌般干净的感情。
找时间还想再去看一次《非》。
周六的学院元旦晚会,台上的同学,我很想带她一起去看电影。
周日看了好早以前下载的Randy Pausch’s the Last Lectrue,具体内容就不在这儿说了,请自行Google之。
印象最深的是他反复说的一句话:那些墙的存在是为了那些阻止对梦想不够坚定的人。
昨天晚上数据库课程设计答辩,助教人非常非常nice,答辩的过程也比较顺利。
回想这次课程设计,收获还是不小的。第一次写网页,还是用文本编辑器写得,也就是传说中的手写PHP网页。 我会继续努力让”讲座网”早日上线的。
2008年就要过去了,想列几部年内看过得不错的电影。无奈就记得彭浩翔的《破事儿》与《AV》,前者搞笑,后者励志,实乃不可多得的佳品。谁知道最近有什么比较不错的粤语片请在下面吱一声,谢了。
祝大家元旦快乐,这个假期就不休息了,大作业、考试、实验室、GRE,发现生活已经没有end了~~~~~~

MBTI职业性格测试

Psytopic分析:您的性格类型是“ISTP”(内向+实感+思维+知觉)
容忍,有弹性;是冷静的观察者,但当有问题出现,便迅速行动,找出可行的解决方法。能够分析哪些东西可以使事情进行顺利,又能够从大量资料中,找出实际问题的重心。很重视事件的前因后果,能够以理性的原则把事实组织起来,重视效率。
ISTP型的人坦率、诚实、讲求实效,他们喜欢行动而非漫谈。他们很谦逊,对于完成工作的方法有很好的理解力。 ISTP型的人擅长分析,所以他们对客观含蓄的原则很有兴趣。他们对于技巧性的事物有天生的理解力,通常精于使用工具和进行手工劳动。他们往往做出有条理而保密的决定。他们仅仅是按照自己所看到的、有条理而直接地陈述事实。 ISTP型的人好奇心强,而且善于观察,只有理性、可靠的事实才能使他们信服。他们重视事实,简直就是有关他们知之甚深的知识的宝库。他们是现实主义者,所以能够很好地利用可获得的资源,同时他们擅于把握时机,这使他们变得很讲求实效。ISTP型的人平和而寡言,往往显得冷酷而清高,而且容易害羞,除了是与好朋友在一起时。他们平等、公正。他们往往受冲动的驱使,对于即刻的挑战和问题具有相当的适应性和反应能力。因为他们喜欢行动和兴奋的事情,所以他们乐于户外活动和运动。
您适合的领域有:技术领域 证券、金融业、贸易、商业领域 户外、运动、艺术等
您适合的职业有:
· 信息服务业经理
· 计算机程序员
· 警官
· 软件开发员
· 律师助理
· 消防员
· 私人侦探
· 药剂师
· 证券分析员
· 银行职员
· 管理顾问
· 财务顾问
· 电子专业人士
· 技术培训人员
· 信息服务开发人员
· 软件开发商
· 海洋生物学者
· 后勤与供应经理
· 经济学者
· 贸易商
· 商品经销商
· 产品代理商(有形产品)
· 警察
· 侦探
· 体育工作者
· 赛车手
· 飞行员
· 雕塑家
· 手工制作
· 画家

呃…没想到最后还出来个画家

我不会写标题了

在实验室写了一个下午软件工程文档,为了GPA,这学期软工的每一次作业都尽可能地精益求精。因为我是项目小组里的主要开发者,这次《概要设计说明书》自然落到了我的肩头上。
格式,思考,参考,胡诌,对着老师给的满分95的评分准则,任何能让文档看上去更正式更完整的方法我都用上了。
其实对我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我还是蛮喜欢做这种非常格式化的工作的,只是蛮耗时间罢了。
说到时间,昨晚我无情地拒掉了今天下午任*的K歌宴。连续两天晚上12:30后从实验室往回走,早上7:00以前从宿舍往实验室走了。两门大作业,GRE的单词与作文,实验室永远做不完的工作,科实的工作(我很想找时间给大一的学生再开一次沙龙),时间总是感觉不知不觉地流走。这个学期似乎又已经接近了尾声,回去的机票貌似还挺贵的,元月28号还得回来上寒假的新东方,再短的时间都得回,不知道大三的暑假会发生些什么事情,抓紧能跟家人聚在一起的时间,因为最近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更觉得此事是如此的珍贵。
Google Reader的Recommendation功能真的很好很强大,据说是根据用户的阅读习惯来给你推荐你可能喜欢的源。一开始用的时候订了好几个PPMM的blog,结果就一直给我推这方面的blog。这一看不行啊,连机器都觉得我好这口,于是马上把相关的blog全都退订了。
之后又开始给我推IT资讯与新闻相关的blog,结果很快就信息过剩了,所谓信息爆炸就是没有信息,于是又退订了一些。Recommendation有一个很好的功能就是可以把它推荐给你的blog拒掉,这样子下次列表刷新(一、两天一次)的时候这个blog就不会显示出来了。
最近订阅了一些北航在美国留学同学(比如大章鱼PP学姐)的blog,过了一段时间后,它竟然开始给我推一些类似的blog,而且大部分都还是cs的。有种如获至宝的感觉,我总喜欢从别人的故事中找到对自己的激励。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前天晚上看到的一个复旦(从字里行间判断出来的)的学姐,今年过去的。拒了CMU/LTI(CMU中对我来说最梦幻Institue)的AD,拿offer去了WISC,而且貌似本科只上了三年(从字里行间判断出来的)。校ACM队,大三就开始发各种会议的paper,貌似都是我现在很”想”去做的事情。
另外看到的两个blog更猛,一个发到了WWW上,另一个发到了AAAI上,忘了是哪个几乎每年都参加ACM的International Final了,搞CS的,嘿嘿…
下面是来自国内某高校计算机学院官方网站上08年获offer表格

高校简称 中文译名 国别 获offer人次
CMU 卡内基梅隆大学 美国 9
MIT 麻省理工大学 美国 2
UC Berkeley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美国 1
Princeton 普林斯顿大学 美国 2
UIUC 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 美国 1
Cornell 康耐尔大学 美国 3
UT Austin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美国 2
Wisc-Madison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美国 3
UW Seattle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 美国 2
Gatech 佐治亚理工学院 美国 1
UPenn 宾夕法尼亚大学 美国 3
UCLA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美国 6
UCSD 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 美国 3
UMCP 马里兰大学 美国 3
Purdue 普度大学 美国 10
U Michigan Ann Arbor 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美国 4
Columbia 哥伦比亚大学 美国 6
JHU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美国 1
Duke 杜克大学 美国 1
USC 南加州大学 美国 9
UMass 马萨诸塞大学 美国 1
Brown 布朗大学 美国 2
Yale 耶鲁大学 美国 2
Rice 莱斯大学 美国 1
ParisTech 巴黎高科 法国 1
U Waterloo 滑铁卢大学 加拿大 2

个人觉得上面每所学校都是大牛特牛,尤其注意CMU,UCLA,USC&Purdue这四(我不会数数了)所学校的offer人次。貌似会让别的学校的人很羡慕的样子,因为只要能保持在年级的前30,基本就不用愁了。
让我想起了前几天在太傻上看的一个帖子,大意是说被对方学校拒的原因是因为X名以外的学校不予考虑,然后那个人感到很愤慨,觉得应该”英雄不问出处”云云,然后那个帖子似乎还被版主加了好几点威望。
当时为了和谐,没有在上面留言,因为我觉得这个只能怪那位同学自己,怪他在高中的时候没有好好努力,考上一个好的学校。这几天看到我们学院一个学长的日志,我理解他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处于一个”无所畏惧”、可以拼命的年级。我觉得他说得很好。
有时候可以听到有人所”趁大学不好好玩,以后就没有机会了”,相反,我的看法是”如果现在不好好拼,以后就真没有机会了”。其实人的一辈子是一直在做各种各样的选择,选择”出国”还是”读研”,选择今天晚上”打dota”还是”多写几行代码”,选择”追女生”还是选择”晚自习多做几道题”,选择”看动画片”还是”选择做奥数题”。这里没有谁对谁错(比如”小时候回家看《圣斗士》”永远是我不能忘记的快乐时光),但是这里有一个你做的选择是否是迈向你的目标的问题。
感觉人生的轨迹就像一颗分叉的树,每个时间段都会根据你做的事情走向不同的树枝。在你很年轻或者很小的时候,你位于树的根节点,你所可以做得改变是最多的。随着年龄的增大,不同的人会随着不同的分支走向不同的轨迹。如果这时候你发现你年轻时的选择是不正确的,你要付出比另外一些人多得多的精力去改变,可是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有些事已经没法改变了。比如上面那位同学他既不能让对方学校录X名开外的学校也不能让自己的学校冲进X名以内。就算有可能,付出的代价与他高中的时候努力一把考进X名以内的高校相比,哪个更容易做到一些呢?
所以,看到上面那个录取名单就不足为奇了,有的是这个省的状元,有的是IOI的金牌获得者,有的在你学加减乘除的时候就在敲if/else了。
呵呵,所以那个表格权当看看消遣就好了,我大学以前的时光还是过得非常开心的:D
说一些轻松的,最近看的几部电影各一句话评一下:
The Dark Knight:小丑如神话般
007:看完有种被耍了的感觉
Wall-E:Pixar越来越有深度了
梅兰芳:经典台词,“那要得爷乐意”
ps:呃…每日一澡是必须的。话说最近ICWS call for paper,谁都不要拦我

无题

someone says: when you feel empty, write blog
一个下午的时间都无所事事,VS2005始终跑不了,直接导致的后果是软工大作业停滞不前。
太傻周末的时候被黑了,几乎所有数据都丢失了,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我找不到作文小组第四次官范分析作业的题目了。
八食停止营业了,只好去合一四层吃那很不好吃的饭。
数据库大作业、ImagineCup 都还没有着落。
偏偏科技实践部这边最近破事又这么多,昨晚听的SRTP答辩,一点意思都没有,评审们也很不给面子地时不时打断学生们对作品的讲解。
遇到不快就要不吐不快不吐不快不吐不快不吐不快
刚刚晚饭没吃好,于是在地下超市买了包豆腐干,吃着吃着心情似乎好了一些。
想到了今天信号与系统课上嘉伟和他手上的那本《看电影》,封面是《女人不坏》,想起周末看的《量子危机》,感慨在Chinese电影院里是看不到期待的,该剪的都剪了,不改剪的有啥好期待的呢?
上面那句话的重点是嘉伟,一个跟我一样喜欢电影的同班同学,来自四川,皮肤挺白的。他总给我一种”生活很轻松”的感觉,没什么事需要顾虑的,该学学,该玩玩,该看电影就看电影。
于是因为这包豆腐干,我想到了嘉伟,让我的心情好了许多。

周末的时候发现Google Maps的一个应用,就是My Maps,可以保存自己的地图。我把一些Dream School贴在上面。西部加州两所分别是Stanford&UCB,中部伊利诺斯州UIUC,东部是宾夕法尼亚州的CMU和马萨诸塞州的MIT。用来保存学校的网址,方便以后查询资料,还会不断更新的。
keep fighting…

饥饿状态

这是那天听到的一个名词,饥饿状态,大致说的意思是:优先级最低的任务始终无法被执行,因为总会有优先级比它高的事情出现,比如CPU处理中的线程管理。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计划管理,每周列出了很多项目,可是发现,几个星期过去了,有的事情一次也都没有碰过。因为总会有别的事情加进来。比如:我一直计划着一个星期调查一所大学的相关信息,比如办学宗旨、计算机学院招人标准、学费等等,听起来一个星期并不会抽出很多时间来做这么一件事情。可是,就这样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这个计划始终停留在MIT上(我的计划是按排名从前往后做)。
实话说,现在我仍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另外一个问题,也是关于计划安排的,就是,做事情应该是并行的好几件事情都做呢?还是这个星期或者这几天专门把一件事情攻下来,再去做下一件。比如读书,是同时读好几本,每周每本都读一些,还是这一到两周专功其中一本呢?
我一直处于探索的状态,感觉两种方法都不是很理想。
第一种:并发机制,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同一本书两次阅读间隔可能会比较长,很容易这次读的时候把上一次看的东西都给忘了。
第二种:单线程,这种方式的缺点是,不可能将一段时间完全用来做这么一件事,总会有别的事情加入进来,打断你。
所以比较困惑现在,感觉单线程的方式效果会比较好,可是很容易把许多事情堆起来。现在感觉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设立一个优先级,先把一定要做完的事情给做完,其余时间专攻一本书。可是问题又出来了,优先级,谁高谁低,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事情不重要,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致那5位订阅者

如果你在你的阅读器里能够看到这篇文章,说明我的feed转换还是比较成功的。
这是我新的blog,你可以打开这个链接http://alunwk.com,瞧一瞧。
希望你们还能持续follow我的blog,谢谢!

感到有点恐怖…

前几天装mandriva linux的时候出了点问题,没装完就强行重启了。后来运行mandriva linux的时候打不开window manager,感觉这个操作系统很不友好,当时也没多想。
结果今天想在原来装mandriva的盘上装一个ubuntu把它盖掉的时候,问题来了。安装ubuntu的时候只能识别一整个硬盘,一个区都看不到。
这里先说一下我硬盘上的分区情况:C区,50G,用来放vista操作系统;D区,60G,用来放软件;E区,160G左右,用来放各种文件;剩余的东西都用来放linux了。
然后于是乎我利用一张番茄花园的光盘进入WinPE,想利用里面的磁盘工具把 Mandriva 的区给格了,结果一看吓了一跳。里面整个硬盘的分区乱七八糟的,那个160G的分区显示的是空闲,而linux的区则隔在160G的空间和60G 的软件分区之间。
我想说把linux的区(含swap分区)给格了,然后在上面装上ubuntu,一了百了,结果…
格了以后重启后根本启动不了,屏幕提示:
GRUB Loading stage 1.5
GRUB loading,please wait…
Error 18
我想说利用vista的安装光盘修复启动,结果根本找不到硬盘。
顿时感到情况有些严重,利用昨天Sun给的工具包把电脑硬盘(320G)卸了,安上之前的那块硬盘(120G,还好当时没把这块硬盘格了)。开机进入Windows后,将那块大硬盘安装到我的硬盘盒里,结果插了几台机器都识别不了。比较恐怖的是,连用分区软件都找不到硬盘。
上网搜了一下,有的人说是GRUB文件坏了,我觉得这种解释比较符合我的情况。解决方法说是到dos下敲一个什么命令,我拿出刚刻好的番茄花园进入了dos,可是根本还是找不到那块硬盘,从何来敲命令啊?
这时有另一种说法,重新安一遍ubuntu,然后再输一个什么命令就可以找回来windows了。
可是我在ubuntu安装选分区的过程,根本就找不到windows,提示的是你要安装就得把整个硬盘格了…
呃…怎样都比连硬盘都识别不了强…然后我就把ubuntu装到了我的300+G的空间上。
现在的情况是…在windows下开一个恢复软件来搜索这块硬盘,以期把我丢失的数据找回来。
明天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