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两天两夜

在北京待了刚好两天两夜,见了将近十个大学同学(准确地说是六系同学),一个高中同学和四、五个街旁的同事。两天的行程就是跟六系同学吃饭,续摊找街旁同事接着吃饭聊天,递签签证,睡觉,剪头发,吃饭,和公鸡看《金陵十三钗》,麦当劳聊天,激活联通手机卡,去街旁办公室,吃饭,跟yuancheng聊,打车去机场回海口。
距离上次在北京已经整整十六个月了,这次待了两天有三点感觉很强烈:一、空气质量真的有问题,不说检测的指数如何,90%的时间在户外都能够问道一种奇怪的烟味,傍晚时分远望要落山的太阳会在奇怪的雾中折射出一种奇怪的颜色。二、墙外的网站不说,访问Google的任何服务都严重延迟,从Gmail,Reader,Maps到网页搜索,都会时不时地断开连接。在美国的时候访问微博,豆瓣,人人,街旁等国内的服务有很明显的延迟感,回到国内后这些网站变得飞快倒是美国的网站有更加长的延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鱼与熊掌兼得。三、什么都贵了。
跟六系同学地重逢非常非常开心,这么久不见,有地工作有地读研,有地身体像吹气球:D,大家都已经纷纷有了在大公司或者创业公司的实习经验,有地已经开始申请准备来湾区看看,有地甚至已经开始写起了小说(国内某知名网站签约作家)。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非常明显大家都过得很开心。可能是因为男生们纷纷都已经不再是一个人出来聚餐:P,也可能是因为实习/出国交流的经验让自己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即使研究生的科研些许无聊,创业公司的工作些许劳累,跟大家的对话中还是能感觉到都对前方充满信心,不再像几年前本科时那么迷茫。这几天没有手机没有银行卡没有地方住,特别非常谢谢Gu和Lang帮了许多许多忙 >_< 跟公鸡在中关村的美嘉看了《金陵十三钗》,电影的过程有感动,但令人非常难受,但更折磨人地是看完之后脑海有时闪过电影的场景的瞬间,更是令人心痛。电影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台词是不同的中国人对贝尔说:就凭你这张脸,日本人不想惹西方人。说几件最近自己遇到的事情。在旧金山去台湾办签证的时候,墙上贴着的海报对可以办签证的国家/地区的人(用中文)写道:香港护照/永久居留证持有者,澳门护照持有者,美国护照/永久签证(绿卡)持有者不需要办理签证;中国大陆护照持有者需要有效的美国签证才能办理签证。当时买机票从纽约道北京再去香港,入境办事处的接线员操着粤语口音的普通话说道:从其他国家飞来的飞机算是过境,可以入境;你的飞机是从北京飞过来的,(没有港澳通行证哪过)不能入境;除此之外我知道台湾,美国的护照/绿卡去香港都是可以落地签,反倒是持中国护照的人在去香港之前需要办理通行证。嗯,大搞是这个意思,希望一切会越来越好,或者说要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来改善这样的情形。 fei,catt,和dan说那天等了我八个小时,说还有去查飞机失事的消息:P 在贡院六号的时候dan,yuancheng聊得就大多都是关于街旁,关于湾区,和中美互联网用户的差别。大家都达成共识的一点就是中美对待大型连锁店的态度,典型的就是本地咖啡屋和星巴克的比较,这就让PM在对产品一些功能上的取舍有了很大的影响。当然也提到了关于留学生回国的问题,这里做一下广告有要回国加入创业公司的同学,推荐街小旁哦。dan完全都没有变,发现之前所有看到的网上照片都是在装酷就是了,一说话就变回去港片fans外加理想主义互联网创业公司产品设计师的样子。dan坐在bill去CMU之前的桌子,这个桌子一下就变得很有气场的样子。加上整个街旁office的布局:marketing/pr/operation/product/engineer们全部敞开坐在一起,充满了创业公司的热血味道,这是我时隔十六个月再次拜访之前没有预料到的,已经坐了五、六十人的办公室仍然是充满了对自己产品的热爱和打造更完美产品的热情。这里真心给有志于去加入北京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同学推荐街旁。 在街旁那天中午吃饭选在了楼下的渝信(其实我蛮想去川办的,看到大家真心这么忙所以没好意思要求),席间yuancheng,dan,和fei都是老同事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浙大来的超可爱的专业是工业设计的产品设计师,之前有在diandian的实习经验。好像是因为周一是第一天加入我们团队,对附近吃饭的地方还不怎么熟悉。我还没多聊几句,dan和yuancheng就马上说对方有bf了啦。后来我在想起这件事情,好似他们连她的街旁都还没有加好友,怎么就已经知道别人的状态了,hmm...我跟他说我的大学舍友就在buding做android的开发,她马上说创新工厂的第一美女就在buding,有机会找rf同学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最后还是正面的结尾,自己也要好好努力写程序和读书,做一个更强大的工程师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