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s your reward?

周末读了一篇关于「Security」的博客,文章核心的观点就是:任何事情(或者技术),如果被无限地放大或者滥用,好事情/好技术,最终也会变成坏的事情。比如很多公司都会说:「Security」是我们公司的「最重要」的事情,这个结论肯定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所有的安全问题的代价都是用户体验,比如一个绝对安全的在线银行系统的最好的实现方式就是完全不提供在线服务。实际上所有公司在内部实现安全性系统的时候,永远是一个和资源,用户体验的平衡问题,而不是它们所说的:「Security是我们最最重要的事情」。

AWS Security Whitepaper

早上跟一个最近刚跳槽的前同事喝咖啡,我们聊到了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尤其是Amazon, Uber, 美团这些 Online-to-Offline 的科技公司。这些技术公司的初衷我相信都是美好的:让消费者能够以更低廉的价格,更快的时间:买到商品,从A点移动到B点,或者是吃上一顿饭。让卖家和餐馆能够通过平台把他们的商品和食物卖给更广大的消费者群体。让送货员,司机和外卖员以更高效的方式提供服务,赚到一笔灵活的佣金。但是我们也看到,当算法被无限地优化之后带来的后果,外卖员和Uber司机几乎变成了算法下的奴隶,餐馆为了追逐效率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同时,这些科技公司的利润也是非常微薄,只有再进一步去优化系统的效率才能持续生存下去。

图像来源: Ng Han Gua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同样的现象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当电子邮件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收发电子邮件是一件真正美好的事情,因为你知道对面是另一个人亲手写的邮件。当手机和电话刚普及的时候,拨打收听电话是多么方便生活的一件事情。而今天,想象一个电子邮件服务如果没有「Spam Filter」,那电子邮件根本就是没法使用的,走在路上当我收到一个未知号码打来的电话,我根本就不想接通因为我知道它肯定是一个「Spam Call」。这些都是一个技术被「无限滥用」,导致美好的初衷完全变质的例子。

结合观察到的「Pattern」,令人思考的问题是:「某些技术的发展带给整个社会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再举两个例子。

  • Intuit公司最有名的一个产品是一款美国人用的报税软件「TurboTax」,最近一年的收入是14亿美金,占到公司收入的30%,美国IRS的报税数量是2亿多个「Household」,平均每个Household每年要交给TurboTax 7美金。Intuit公司的另一面是他们强大的「政治掮客」,这些政治掮客的唯一目的就是确保美国的报税足够复杂,并且需要每个家庭自己去申报税收。讽刺的是,当你报税的数量跟税务局查到的数量不一致的时候,税务局还会向你追讨欠的税收,好似国家税务局其实已经有一套机制能够正确的计算你的税务。那Intuit做为一家软件公司,它的存在是否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正面的?
  • 律师这个行业在美国,普遍民众对其的印象都是比较负面。因为法律是非常复杂但是人们又没有办法避开的一件事情,导致的结果就是律师可以收取高额的律师费来提供服务。同时国会的议员和律师行业的关系又是千丝万缕,律师做为法律服务的提供者,同时又有巨大的「Incentive」去保证法律这件事情长期保持「复杂」。当人们意识到这件事情你既没有办法避开它,人们对这个行业的观感则是越来越负面。
generated by DALL·E 2

结合上面的两个例子,和前面提到的打车公司和外卖公司,不禁想问的问题就是:「Why?」我的回答就是这篇文章的标题:「Reward mechanism」。小到科技公司的一线码农和运营,大到整个公司的运营,每个人和组织做的事情都可以概括为:「不断地优化给组织和个人制定的目标函数」。员工的目标是过更好的生活,有更好的收入,做的事情就是完成上级一层一层传达下来的指令。公司的目标是帮助股东实现盈利目标的最大化,做的事情就是在法律规定的框架下,或者是媒体监督和Public Perception的限制下,不断地去增长和优化公司的回报。

这里的公司组织可以是我们常常听说的科技大厂,也可以是那些制造无数垃圾邮件和电话的小作坊。这里的个人可以是科技大厂的一线员工,也可以是律所的律师,也可以是在算法的驱动下要在半小时内完成订单才能拿到绩效奖励的外卖小哥。写到这里,我想的是:到底有没有人和组织可以逃开奖励机制?

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的发展,把上面问的这些问题又完全带到了一个影响更深远的讨论范畴。

问题一「Safety」:像电子邮件,手机电话,Marketplace Algorithm,Social Media这些技术一样,如果人工智能完全不受监管的发展,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

周末读了OpenAI最新的「o1模型」研发过程中的安全研究的文章。里面有一个环节是评估大语言模型的「Cybersecurity能力」,通常的实验方法是实验人员会设计一个测试环境,然后观察模型是否能够自己「黑掉」目标机器的环境,读取一个提前指定的文件内容(Capture the Flag)。其中一个实验因为设计者的疏忽导致目标环境容器(Docker Container)一直没有办法启动,结果令人意外的是大语言模型最终通过扫描整个宿主(Host)的网络接口找到了另一个漏洞,然后最终通过Docker API绕过了目标容器,让宿主用同样的镜像复制了另一个一模一样的容器,最终还是通过Docker API打印日志的方式读到了容器里的目标文件。这个故事想要讲的是,大语言模型为了达到目标可以利用完全出乎人类意料之内的手段。

o1 System Card – Cybersecurity Evaluation
o1 System Card – Cybersecurity Evaluation

即使是如电子邮件,supply/demand 算法,这些看起来这么无害的技术,如果被滥用带来的社会影响都已经如此剧烈,不难想象大语言模型技术如果被滥用可能带来的影响会有多么剧烈。

问题二「Alignment」:做为大语言模型的研究员,开发人员和公司,应该怎么设计对应的奖励机制?

同一篇「o1模型」的文章里提到,为了测试大语言模型的「对齐问题」,里面有这么一个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试:大语言模型是否会有能力了解到和做到,为了达到「它」更长远的目标(比如,促进全球的经济和生产效率),模型可以在被发布之前,在做安全和对齐测试的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一些参数,目的是为了能够欺骗测试者通过安全性测试,在发布之后再调整回原定的参数,因为发布才能够让其接着去实现「它」更长远的目标。如何保证大模型的行为目标不被滥用,我想这应该还是整个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o1 System Card – Chain of Thought Safety

这周早一点的时候还听了Anthropic创始人Dario 2022年的一个采访,里面提到Anthropic成立之初就把公司定位为一个不同于常见的C Corp的「Public Benefits Corporation」。播客里面Dario提到说 Public Benefits Corporation 还是可以追逐利润和上市,但是跟 C Corp最大的一个区别是公司的追逐利润的同时还要考虑给社会带来福祉。就是这么一个微小的差别,可能就彻底改变了公司的「Reward Mechanism」。Dario提到如果是为了股东利益最大化的C Corp,管理层选择做一些伤害股东利益的决策,比如「延迟大模型的发布因为可能对社会有威胁,从而影响公司的收入」,管理层则在法律上有被股东投票驱逐的风险。说实话,我在听这期播客的时候,跟听到之前OpenAI创始人的采访的反应都很类似,这些企业家大概都是受到过去这几年加州「Progessiveness思潮」的影响,他们只是做一些「政治正确」的表达罢了。

但是今天跟朋友聊到关于科技和社会影响的关系,也许Anthropic的公司法律结构这还真不只是一个「政治正确」的表达,有可能一个微小的「目标函数」的改变,真的会完全改变整个「它」的发展轨迹。也许如何设计「奖励机制」才是这个世界的终极答案,正如生物遵循进化的规律,个体和组织的行为模式的核心问题往往也归结于「奖励机制」的设计。

无独有偶,过去十年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也正是大规模数据驱动的强化学习带来的结果。大语言模型的背后,其实正是一个基于海量训练数据精密设计的「最大化奖励概率模型」,最后的结果无非就是不断吐出下一个能够「最大概率能够最大化奖励」单词的机器而已。

可能终究我们所有人也都活在一个巨大的「Simulation」世界里面,我们能做的可能并不是改变那个写在DNA里的目标函数。而是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摒除外界的杂音,找到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奖励机制」,我们才能走上一条更持久的成长之路。

Scientist, Signal, and Market

这两周听了一些播客,印象最深的还是 Acquired 这期花了3小时聊的文艺复兴基金(Renaissance Technology)。他们的旗舰基金:大奖章基金(Medallion Fund)在过去的34年的年化收益是68%毛收益率。形象一点说明这个回报,如果1988年的时候你往美股的S&P 500投资了1000美金,按照9%的年化收益,投资34年的总价值是$18,728美金,一共翻了18倍。同样是1988年,如果你在那个时候买了1000美金的苹果股票(APPL),然后连续持有34年,总价值会是46万美金,一共翻了460倍。而前面提到的大奖章基金,如果同样在1988年他们基金开始的第一年放进去1000美金,如果连续持有34年(假设投资者允许被持有这么长的时间的话),最后的价值会是465「亿」美金,这就是68%的年化收益的数学之美。大奖章基金也是有史以来收益最好的基金,开设三十多年期间没有一年是亏损的。很可惜的是,这个基金成立之后不久的时间内,因为业绩太好,就关闭了所有外部投资者(LP)的渠道,再过不了几年也把之前所有外部投资者的资产全部退还,从此这个基金里面的资产全部来自内部的员工或者退休的前员工。今天这篇博客就想讲一讲文艺复兴基金和他的创始人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的发家故事。

大奖章基金的年收益

西蒙斯1938年出生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郊区(Brookline),从小就表现出对数学的兴趣和天赋。大学在麻省理工学院(MIT)三年完成数学系的学习,然后来到西海岸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erkeley),同样是花了三年的时间拿到了数学博士的学位。博士毕业之后在哈佛(Harvard)和麻省理工任教的期间,西蒙斯虽然学术水平一流,但是仍然一直对「如何搞钱」充满兴趣。于是在六十年代期间加入了美国安全局(NSA)为了冷战而设立的国防分析研究所(Institute for Defense Analyses),在做教授的同时为国防部提供密码破译的服务。在IDA的工作中,研究员们要观察和分析各种各样不同来源,不同结构的数据,尝试在这些数据中找出有用的信息,这也为西蒙斯后来创立文艺复兴基金,构建数据驱动的交易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60年中期的时候西蒙斯写了一篇标题为「如何利用概率模型来预测股票市场行为」的论文,这篇论文的影响是很多方便的:在这之前,投资策略更侧重的是对公司基本面的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或者是股票走势的技术分析(Technical Analysis),这篇论文则是第一次提出通过数据采集,信号分析、算法驱动的投资策略。主持人则认为这种同时利用概率模型和复杂数据分析的算法其实也是一种早期的机器学习技术。最后,这篇文章的另一个作者Leonard Baum,则是提出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数学家,也是后来文艺复兴基金公司早期开发投资策略的关键人物,HMM模型不仅仅适用于交易模型的发发,也被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NLP)和生物信息学。

Hidden Markov Model

话说回来到西蒙斯,论文的概念虽然先进,不过60年代也没有真的投入到实践。后来越战开打,西蒙斯在「纽约时报」撰文公开反对战争,胳膊拧不过大腿,西蒙斯也因为此被国防部开除,他也离开了哈佛和麻省理工。恰巧当时纽约州政府想要大力投资纽约州立大学的数学部门,西蒙斯则顺理成章来到了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成了数学系的系主任,目的是打造一个理想的数学研究部门,什么政治博弈,什么教学任务,什么委员会琐事统统都不重要,你们只要做你们想做的研究就好。西蒙斯在纽约大学待了10年,后来还是顶不住想搞钱的初心,决定全职投入到金融交易的领域。1978年西蒙斯跟他的几个学术伙伴成立了一家叫做Monemetrics的公司,然后从1978到1988又花了10年,经历一波又一波的人事变动,最终在1988年以文艺复兴基金公司的名义推出了前文提到的大奖章基金,后面的故事就都是历史了。

西蒙斯

整个播客花了三小时讲了前前后后文艺复兴基金的故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听他们的原声,我这里挑一些我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分享一下。

文艺复兴基金与其说是一个金融公司,其实更像是一个Research House,根据他们网站介绍,公司300来个员工有90多个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博士。西蒙斯自己就拿过拓扑学的奥斯瓦尔德·维布伦几何学奖(Oswald Veblen Prize in Geometry),跟陈省身合作提出的「陈-西蒙斯理论」后来也成为了量子物理学不断被引用的理论框架。公司的早期关键算法设计师,也是后来西蒙斯退休的时候的Co-CEO Peter BrownRobert Mercer在加入文艺复兴基金之前是在IBM开发曾经深蓝计算机的计算机科学家。公司早期另一个算法设计师和数学家Elwyn Berlekamp的博士生导师则是现代信息学之父克劳德·香农。而前面提到的Peter Brown的博士生导师则是现今深度学习的开创者之一Geoffrey Hinton。 对这些数学、物理和计算机领域的研究员来说,所有的投资标的都成为了一个个的数据点,他们的目标是如何打造效率最高的信息处理算法,和能够处理超级大量信息的计算系统,最终通过数据和模型赢下市场。回头看,他们做的很多事情其实都是现在许多量化交易公司在做的事情,甚至是很多科技公司在机器学习或者人工智能领域都在做的事情。区别只是文艺复兴已经做了40年。

西蒙斯办公室里挂着「陈-西蒙斯理论」相关方程式的照片

另外一个我觉得有意思的是这个公司的文化。先从前面提到的大奖章基金从90年代就不再接受LP的投资,LP全部来自内部员工或者已经退休的员工。但是同时,这个基金的 Carry 高达44%,主持人就问了一个问题:既然管理的资金全部都来自内部员工,那这么高的「Carry」到底是交给谁?主持人给出的答案是,这是一个很聪明的激励新员工的机制。因为当新员工加入文艺复兴基金的时候,往往他们并不像待了很长时间的员工那么富裕。那通过较高的 Carry,就可以把每年基金增长的财富快速分配给「新人」,而不是只有那些已经积攒了大量资本的「老人」能获得大量收益。公司内部甚至把他们自己的401(k)设置成为大奖章基金。文艺复兴的办公室远离曼哈顿,位于纽约州长岛县的一个小镇East Setauket,据说整个公司更像是一个避世的校园。公司员工的平均 tenure 是13年,而且员工加入公司签的竞业协议都是「终身」的。想象一下,如果你有机会去这个公司工作,你要搬到一个远离都市的小镇,同事几乎都是名校的数学物理博士,上班下班可能小镇里见到的都是同样的一群人,因为终身竞业协议基本就是一个干到退休的职位,可能真得不是适合每一个人的一份工作,即使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顶级大学的博士毕业生。

文艺复兴科技公司

主持人比较了文艺复兴跟其他有名的对冲基金做比较(Two Sigma, Citadel, etc.),文艺复兴的人员规模长时间保持在其他基金的1/10。同时,公司很早起就订下的一个策略就是全公司一起打造同一个模型。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动用全公司的资源一起研究和打磨最佳的交易策略,而不是像其他的基金因为存在不同策略,不同团队之间可能还会暗暗地有相互较劲的意思。这很像硅谷的科技公司,在创业早期团队较小的时候,大家有着一致的利益,员工能够一起齐心往前。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利益很难再保持一致,办公室政治不可避免。虽然仍然存在一些小公司或者风险投资,能够多年保持在很小的团队。但是像文艺复兴,做了这么多年,进行这么大量的交易,还能够保持这么小的团队,真的是独一无二。

最后再聊一下关于投资吧。最近同时也在读芒格的 Poor Charlie’s Almanack,读到这里你应该可以感觉到文艺复兴的理念跟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理念完全是背道而驰。芒格强调我们应该尽量用「小学生」的智慧去理解这个世界,找到容易理解的业务模式,和长期财务有着优异表现的公司。当遇到「好的机会」的时候,尽量大地去下注然后长期持有投资标的。文艺复兴则是根本不去理解公司的业务模式,而是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极其复杂的统计模型,找出那比50%多出一点点的胜率,然后用大量的交易和杠杆去最大化获益。很显然这里没有谁对谁错,最终芒格和西蒙斯都走出来了各自的传奇之路。

芒格

其实很像每个人的一生,终究重要的是自己能否真的能够跟自己自洽,选择做什么样的工作,在什么地方生活,住什么样房子,和什么样的人Raise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没有「怎样」就是最好的,希望读这篇文章的人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答案。

Magnum Workshop – Day #2-3

第二天是这几天最像课程的一天,早上 Stuart 爷爷讲了关于 Photography Coherence 的概念和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的历史。下午 Chris 爷爷讲了关于他的过去一系列作品想法的来源。
总结一下我觉得 Stuart 爷爷讲得关于 Photography Coherence 对我的启发最大。大概说一下 coherence 分为 artistic coherence 和 authorship coherence 两个意思。artistic coherence 讲得就是同一本作品的照片风格应该有连贯性,比如焦段,相机画幅,黑白还是彩色等等的选择,而 authorship coherence 讲得是同一个摄影师跨越作品之间风格的连贯性,大概是别人看到就能感受到是「你的照片」的感觉,所以是更高一级别的连贯性。
第一天课程的时候 Stuart 爷爷曾经问大家,”what is your point of street photography?” 当时我觉得这个问题好难回答,不像其他一些关于 community, culture, social issues 的旨在唤起大家对问题关注的项目,street photography 好像并没有想要唤起什么东西的意思。不过当看到 Stuart 为了解释 photography coherence 而展示 Gary Winograd 的 The Animal, 和 Martin Parr 的 Benidorm,好像有点灵光一闪明白了 street photography 意义的感觉。两本摄影集都有各自的 artistic coherence,分别在纽约动物园和西班牙海边小镇表达出一种很幽默的影像。其实这就已经达到了作品的目的,就像一部优秀的喜剧电影,能够通过构图用光色彩让观众会心一笑,就已经达到了作品的意义。

Garry Winogrand – Bronx Zoo

第三天的课程以学生们 present 第二天留的作业为主。每个人挑出三张自己过去的照片,和三张自己别人拍的受到启发的照片,六张照片需要跟你三周项目的主题有关,然后准备5分钟的 presentation 讲解你的 idea,老师听后会留有5分钟给予反馈。
周四晚上为了准备周五的 idea lab,加上时差的关系还差点失眠。一开始没有什么思路,想从森山大道的「夏威夷」,Burt Glinn 的「A Portrait of Japan」,Steve McCurry Instagram 上关于日本的照片,三处各挑出一张 ,然后来表达我想做 street photography of London 的想法。这里面最熟悉的是森山大道的「夏威夷」,因为自己家里就有一本,于是就从开始翻阅网上的资料,然后对他的作品和自己想要完成项目的想法也逐渐清晰了起来。
森山大道 – ハワイ

总结下来「夏威夷」这本摄影集有几个打动我的地方,第一个是他对夏威夷的全新诠释,平常看到的大部分的夏威夷的照片无非是蓝天沙滩大海和热带的树木,但是森山用他极具特色的高对比度与高粒子黑白拍出来的夏威夷,少了常见照片那种旅游景点的庸俗感,反而多了一些不确定,有点荒凉又有点慵懒的气氛,甚至让我这个海南人有点想起来小时候跟爸妈去「那时」的三亚度假的气氛。第二个是森山的文字里说的,「在没去过夏威夷之前,我狭隘地觉得日本摄影师就应该拍日本,纽约摄影师就应该拍纽约。当然,这些规则就是应该被自己打破的」,看到「夏威夷」摄影集里强烈森山风格的照片,也从另一个角度启发了我,不管是美国「旧金山或者纽约」还是伦敦,对于我来说我终究是个外来者。回到课程项目的想法,如果能够通过 street photography 让看照片的人感觉到「oh, 伦敦也可以是这样子」,其实我都算是满意完成课程作业。
因为一直在看森山大道的资料,所剩时间无多,干脆直接放弃研究 Burt Glinn 和 Steve McCurry 的日本的照片,转向森山大道新宿的照片。因为老师要求大家准备至少两个想法,这样第一个想法如果没法完成,可以有 plan B。所以我想从另一个方向去 approach street photography of London,这次的灵感则来自森山大道关于东京,关于新宿的照片。阅读森山大道自己的文字,他把在东京里的感觉比喻成「行走在电影 Blade Runner 里边」,反过来「看 Blade Runner 的时候,电影里的场景也一直让他想起东京的景象」。新宿有着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火车站,有着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市政府办公楼,高级酒店,同时也是那时候东京最混乱的娱乐中心。森山大道把城市比喻成人们欲望「desire」的显现,所以他通过摄影的方式把这些东西用图片显现出来。伦敦是欧洲第二大的城市「第一大是伊斯坦布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两座金融中心之一「另一个是纽约」,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通过镜头传达出伦敦这个城市作为最繁忙的金融中心的人口密度所展现出来的所谓城市欲望的感觉。
森山大道 – ニュー新宿

到了周五「第三天」,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 present 自己的 project ideas。超过一半的同学的项目都直接或者间接地跟 social issues/minority group 的话题有关,相关话题都会以 portrait photography 为主,然后配合人物周遭环境去讲述自己想要讲的故事。一个黑人美眉想要研究关于伦敦非洲裔移民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family without blood connection」的概念。有个曾经去过阿富汗拍摄塔利班的巴基斯坦哥哥想要拍摄伦敦一个很有名的公宅 Robin Hood Garden,公宅面临拆迁的命运,巴基斯坦哥哥想要拍摄住在里面的人的故事。剩下一半的同学有的还在几个主意之间摇摆,有的可能跟我一样做 street photography,不过每个人则各有自己的侧重点。比如有个 Boston 来的姐姐想要探索伦敦其中一条街道的 gentrification,想通过相机拍出 gentrification 对当地 community 带来的影响,和街道上店铺之间的反差。
轮到我的时候我跟老师们讲了我的想法,也提到了森山大道的照片来解释灵感的来源,觉得我对他的照片能够找到共鸣,也希望我能把同样的感情通过照片表达出来。跟大多数同学得到的反馈一样,老师还是挺支持的,只是对我寻找的地方给了一些建议,同时就是提到说要「多走路,多走路,多走路」。大概的方向已经有了,剩下的就是准备周日一整天外拍的具体计划了。

Magnum Workshop – Day #1

第一天的课程大部分时间都是同学们自我介绍,介绍自己曾经做过的项目,为什么对摄影感兴趣,三个星期的 Workshop 想学到什么。

有个乌克兰mm红十字会工作,跟着组织去过以色列,非洲等国家。她 present 经的一个项目是到南苏丹的一个村庄里,其中一张照片是个黑人小朋友看着前方,她说这个村庄没有别的媒体去过,当时给了她一个小时的时间她毫不犹豫就过去一通拍摄,说这个村庄其实前不着村后不着地,里面住的人都没法用水。

有个巴西mm讲她最近做的一个项目是记录巴西的医疗系统,说她们国家医疗系统特别烂,很多疾病病人得了之后基本就宣告死亡了,她就在其中几个人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记录他们的生活,想要让这个国家别的人更重视这个事情。她说英国的医疗体系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她想来伦敦接着做她的这个主题。

20来人的课堂,学生们来自各个国家,英国人占不到1/3,背景相当多样化。有来自印度西海岸一个关注当地文化融合/矛盾的印度哥哥,有住在伦敦曾经是狗仔记者现在转行做 fashion photography 华人哥哥;还有一个来自香港在投行工作的北京哥哥,说他很关注艺术和哲学的关系;还有个来自德州的高中生mm,在大一之前 gap 了一年想到处旅游和学习;还有几个英国大爷加拿大大爷,年纪看起来跟老师差别不大也在这儿一块上课。

这次伦敦传媒学院和 Magnum 合作的 workshopMagnum 来了两个摄影师 Stuart Franklin, Chris-Steele Perkins 都是英国人,老爷爷一位60岁了,一位70岁,对摄影的思路仍然非常清晰,时不时抛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同时非常宽容,不管学生水平如何,背景如何,一直在鼓励大家要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不要在意照片是否好还是不好,重要的是把自己的热情用照片的形式传达给你的观众。

下午上完课,有一个小时的 welcome drinks,类似于美国的 happy hour,大家喝喝啤酒聊聊天。我喝了一杯,在快要结束的时候终于跟 Stuart 爷爷说这次来参加这个 workshop 有一半的原因是因为你29年前夏天在北京大广场拍的照片「2018-29=?, 夏天就是五月六月的意思」,没有说出口的是「你的照片应该在中国除了领导人肖像以外最多人见过的照片」,然后问了问 Stuart 当年在大广场参与整个事情的经过,这样的对话对自己来说也是蛮神奇的一个体验。

第一天的课程最大体验还是 culture shock 吧,从小学开始学习数学到大学研究生读计算机到毕业后做工程师,算一算也是做了25,6年的理工男,不管是科学还是工程,总是在一个逻辑的世界里来算出或者设计出你想要达到的结果。然后第一天上课,老师提到最多的词就是「find your passion and your own voice」,实在是得好好思考,因为后天又是 presentation,就要跟老师讲自己在伦敦这三个星期所要拍摄的 idea 了。

Khan Academy – The housing price conundrum 课程笔记 Part I

最近在观看 Khan Academy 上关于金融知识的系列课程,今晚学习的视频内容是 Sal Khan 分析了 2000-2006 年之间美国的平均房价疯涨的原因。
先介绍背景,课程以 00 年房价作为基准点进行分析,00-06 年之间美国全国房价不断往上涨,04 年的时候相对于 00 年的房价上涨了46%,06 年顶峰的时候相对于 00 年则是上涨了 88%。美国历史上房价从没有如此疯涨过,6 年的时间几乎翻了一番,则其中一定发生了什么。
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 – 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根据这个理论,对房子需求的增长一定是远大于供应的增长才会造成房价的疯狂增长。在这里需求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人口和人们的平均收入,而供求则取决于每年新建的住宅。但是根据纽约时报的调查,00 年到 04 年的时间里其实人们的平均收入是下降的(-3%),虽然人口略微增长(1.5%),所以综合下来总体收入是略微下降的(-1.4%)。接着我们看看供应方,数据显示 00-04 年间新建的房子增长了 6%。基于收入下降了 -1.4%,新盖房子增加 6% 的条件下,房价四年之间却增长了 46%,所以从表面的供求角度来解释房价的疯狂增长,是不合理的。所以我们需要从别的角度来分析这个现象。
在解释房价疯涨的原因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传统」的贷款买房的方式。假设 70 年代的时候,人们想要贷款买下一栋价值 $60,000 的房子,需要缴纳 25% 的首付($15,000),需要提供稳定收入的证明,并且需要拥有不错的信用记录。这样的方式持续了很多年,直到 2000 年,借贷的人开始降低了对贷款人的信用标准。打个比方,01 年的时候贷款买房的人可能只需要 10% 的首付和 600 分的信用。所以之前 $60,000 的房子现在只需要支付 $6,000 就可以买下了。又因为当时租房市场需要支付的房租远高于买房所需要还的利息(关于租房 vs 买房的讨论,请参见 Khan Academy 另外一个系列课程),于是当首付,也就是买房门槛降低之后,买房的人数量就上来了。到了 03 年的时候,人们甚至不需要付首付就可以贷款买房,对买房人的收入背景和信用调查也放松了很多,所以在人口数量没有大量增长,总收入反而有些下降的情况下,可以贷到款买房的人突然多了许多。甚至到了 04/05 年,情况进一步恶化,不仅仅不需要首付,你甚至可以欺骗银行说你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可以贷到款买房。信用的调查越来越容易,在加州和佛罗里达,有的外来民工可能在年收入 $40,000 的情况下就敢贷款购买价值 $1,000,000 的房子。于是乎,我们现在需要解释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些银行,或者债主,愿意把钱借给这些很可能没法把钱还清的贷款者,去买一个价格如此虚高的房子?

母校

我本科四年是在北航度过的。最近发生两件事情:
一是《此间的少年》在美国上映,许多本科北大的同学纷纷在renren上发表对母校的怀念,然后贴贴照片云云。
二是清华此值百年校庆,许多本科清华的同学纷纷在renren上发表四年期间的许多回忆,从入学到毕业,
上次跟孔哥带我和天姐一起去考驾照,车上俩人就开始商量起校庆时去哪聚餐,
不曾想过小至于此的Dartmouth仍然拥有许多清华校友。
清华校友遍布天下,别的专业不说,单单是计算机一行,
LinkedIn上Google, Facebook的中国员工70%都毕业于此。
大学期间偶尔去过几次清华,刚到北京时作为游人去过一次,
后来陆陆续续找过一次教授,吃过几次饭,寄过几次包裹,也听过几次讲座。
所以当renren上清华的同学说道对母校的回忆时,荷塘和学堂,我也些许有些印象。
但是再往后的三教和老馆,在我眼前也就是几个汉字而已了。
那天一个北航六系大二的学妹说她很想回去复读考北大,
我说北航六系的许多学生谁又不是曾经都把清华作为高考的目标呢?
有件事我极少跟别人说(就算有也是几年前跟闪电提到过),
但是我心里其实一直常常在想,
如果当时高中懂事一点,好好努力能够考上清华就好了。
海南省一年高考,理科清华的名额是一十八人,北大是十人;
文科清华没有名额,北大印象中不多于十人。
02,03,04,05届,我们学校每年都有一至三人考上清华,
所以高考前清华的老师还特地来到我们学校与学生交流。
我印象最深的是,交流会之后校长把宣传材料中唯一的一张清华地图给予了我,
对我说:只要保证能够在前二十就好了,专业什么的以后再说。
就像学姐说的,行胜于言,如果说十只做到五,那就不是清华人。
所以我最后也不是清华人。
比较有趣的是,那一年班上比我考的好的四个学生全都去了北大,
分别攻读计算机,微电子,元培(后转生物)和光华,
他们也成了我们中学那一届的骄傲。
所以我本科直到四年级之前都不认识清华的同学(后来申请陆陆续续认识了一些),
所以对北大的校园也比清华熟悉许多 ^_^
后来北航的舍友,当年河南的考生,经过大半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终于高分考上清华计算机系的硕士生,
当时他中榜的时候我很高兴地在renren上说,他比那些选择放弃考研留在本校保研的学生崇高多了。
但不论如何,天真的本科时光已经一去不返,研究生更多需要考虑的是毕业后的生活,
班级出游,参加社团,暗恋MM的事情终究是已经过去了。
距离高考已经过去了将近五年,不得不说这一次考试改变一个中国学生未来的能力实在是太大,
时而至今,我依然难以用“行胜于言”四个字来描述自己。
不过同样这五年,自己还是在一点一点地进步。
尤其是大四实习和来到美国后,看到更大的空间与相比之下自己的诸多不足,
可喜的是最近这一年最宝贵的收获就是我亲身体会到
几乎任何事物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地学习而达到一个优秀的水平的(极其杰出则可能需要天赋的帮忙),
所以对可以预见的未来还是充满了期待。
也希望四十一年后,我的母校百年校庆之时能够,
能够更像一个大学吧。

2010年度人物 – 马克.扎克伯格 Part II

Part I

扎克伯格是那些记忆中还存有互联网出现之前世界的一代人中的一员,尽管仅仅是搭上了末班车.他出生在1984年,在纽约州的Dobbs Ferry市长大,他的父亲-牙医扎克伯格的口头禅是”我们总是要为懦夫考虑.”
马克有三个姐妹,她们最大的一个Randi现在是Facebook的消费营销主管和社会化产品的创新者.在充满支持帮助的家庭气氛下教育出来的孩子是充满自信的.
根据他父亲Ed的话说,幼年的马克是”具有强烈意志和精力无穷的.”对于某些孩子来说,他们对于问题总是满足于”是”或者”不是”的答案,”他回忆道,”对于马克,如果他要求做什么事情,肯定的回答是没什么问题的,然而否定的回答则需要更多的解释.如果你准备拒绝他某件事情,你最好准备好具有事实,经验,逻辑和情理支撑的强有力的论点.我们幻想他将来会成为一个律师,他可以说几乎100%能够说服法官.”
扎克伯格的孩子们热爱恶作剧:在1999年新年前夕,他们的父母担心千年虫的bug,于是那一晚马克和Randi一直等到午夜网络瘫痪的时候,拔掉了电源.他们同时也是绝佳的项目实践者.有一年的冬假,他们决定拍摄一部模仿整个星球大战系列的恶搞片子,名字叫做The Star Wars Sill-ogy.”我们对这个项目的态度是非常认真的”,Randi说道,”每天早上我们起床后都会开会讨论片子的制作.那时Mark还没有变声,于是他在扮演卢克.天行者时的声音音调总是很高,然后我们的小妹妹,那时好像只有2岁,她被放到一个垃圾箱中扮演R2D2被我们领着到处走”.
这样你就不会奇怪为什么马克的成年礼是以星战作为主题的,同时他非常小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程序员了,开始于一台运行Windows 3.1的Quantex 486DX电脑.当他12岁的时候,他为家里写了一个网络,被他称为ZuckNet;那时的家庭网络并不像现在一样可以放到了一个盒子里去.(他澄清道,出于谦虚和对准确事实的追求,他们最后找了一个专业人员来进行连线的工作.)他还写了一些计算机游戏:以他中学为背景的大富翁版本,和以罗马帝国为背景的战旗游戏.
扎克伯格先是进了一所当地的高中,接着去了新罕布什尔州(译者注,Dartmouth所在的州)的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译者注,西方国家中最知名的三所私立高中之一),在那里他对很不协调的两项传统技艺:古语言和击剑表现出了兴趣.他还跟同学一起写了一个叫做Synapse的音乐推荐程序.美国在线和微软同时表示愿意以一百万美元左右的价格收购它.但是扎克伯格必须放弃他的学业来进行开发.他最后决定进入哈佛,而不是卖掉这个程序.
扎克伯格在哈佛和随后的生活,是十月份上映的一部电影[社交网络]里的主题,该部电影的编剧是Aaron Sorkin,由大卫.芬奇执导.[社交网络]描绘了一个愤怒的,具有社交障碍的天才的丰富并且充满戏剧性的故事,他总是不断地用同一语调发表他那些带有轻蔑性和攻击性的长篇大论以掩饰他内心的痛苦.这个角色与现实中的马克.扎克伯格几乎没有任何相似.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
他并没有出众的外表,身高差不多173cm,鹰钩鼻,鸡胸,和紧贴额头的棕色卷发.他穿得像兄弟会里的男孩,T恤衫和牛仔裤,尽管他的指甲极端地整齐.他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他的下巴,有一点比寻常要高的角度.在电影里,这被演成好像从他的鼻子上往下看着你,但现实中更像他踮着脚尖试着要检查什么东西似的.
扎克伯格经常-或者说总是-被描述为不易亲近的社交笨蛋,但这并不准确.
正确的是,跟他保持谈话确实具有挑战性.他对待谈话的态度是以尽可能高效和迅速地交换数据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作为他的一个消遣.他处事令人可怕地快捷,说话非常快并且准确,如果他觉得没有数据可以传输了,他会戛然而止陷入沉默(“通常我不太喜欢太多关于我本身的事情,是我们第一次面谈时他的见面语”).他不会依赖于把球丢回去,或者给你一些积极面部表情的提示.他的典型表情是一个带有稍稍睁大双眼的直面你的盯视,让你感觉好像有什么蜘蛛在你的前额似的.
(未完待续…)

2010年度人物 – 马克.扎克伯格 Part I


在从华盛顿飞往波士顿的飞机上,我读了这一期时代周刊对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报导.
觉得写得还挺有意思的,总之就是又一个程序员用双手改变世界的故事.
因为受到老朱在他博客上翻译体系结构论文的影响,于是我也想把这篇十来页的报导翻译成中文,与各位还揣有梦想的程序员共勉.
文章很长,所以会分几次翻译完成.
———————–我是一个寂寞的分割线————————
2010 年度人物 – 马克.扎克伯格
作者: Lev Grossman
摄影: Martin Schoeller

2010年11月26日,马克.扎克伯格正在”水族馆”(Aquarium)进行一场会议,”水族馆”是Facebook的一间会议室,它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该会议室位于巨大的办公室空间的中部,且其三面墙都是大大的玻璃,这样所有的员工都可以看见会议室里面发生的事情.
在Facebook的办公室里,会议室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因为如果员工有任何隐私的话,会议室是唯一的地点,即使像”水族馆”这样几乎毫无隐私可言的会议室.
除此之外,其他的所有空间都是完全开放的,没有隔间,没有办公室,没有墙,就像一片冻原上放置了办公室家具.
Sherly Sandberg,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原先是Lawrence Summer财政部的首席员工,她在这儿没有办公室.
扎克伯格,Facebook的首席执行官,联合创始人和远景规划者,他也没有办公室.

Facebook的团队刚刚从一场讨论新发布的”Facebook消息”的午餐中归来,”Facebook消息”在前一天刚刚发布,但是它并没有得到很大关注,或者说没有达到预期的关注效果.
扎克伯格在引领着这一次会议,同时活跃地提出他的观点-没有笔记和白板,只是用手势进行表达-但是语调听起来很轻松.
扎克伯格那出了名的古怪社交习惯由他的许多行为组成,但是在像这间会议室的屋子里时,他就像是硅谷的George Plimpton(美国著名的记者,作家和编辑[译者著]).
他与Andrew “Boz” Bosworth非常幽默地交换彼此的观点, “Boz”是该项目的技术指导.(Boz是扎克伯格在哈佛上学时人工智能课程的授课老师.他说他未来的老板当时在课程上表现平平.但是公平地说,扎克伯格在那个学期写出了Facebook.)
除了坐在角落的记者,没有人看上去超过30岁,除了记者的公关随从之外,在场的都是男孩子.

门打开了,一个看起来很醒目的灰发男子闯了进来-这是唯一能表达他进门的方式-后面跟了一对随从.他既是房间里最年长的人,至少比别人大了20岁,同时也是唯一一个穿了西装的人.他进入这栋楼之前,轻松地与一个想要保持优越感的人解释了一番之后,于是就进来了,然后向马克伯格进行自我介绍:Robert Muller,联邦调查局的首脑,很高兴与你会面.
他们握了握手,然后寒暄了几分钟之后,Muller就离开了.在令人淡疼的寂静下,每个人面面相觑,似乎都想说一句,这TM是咋一回事啊?

这是一个好问题.大约七年前,2004年二月,当时19岁的扎克伯格是哈佛大二的学生.他在他的宿舍提供一个叫做Thefacebook.com的网络服务,它被称为”一个通过社交网络连接大学生的在线目录”.而在今年,Facebook-少了the-已经有5亿5千万的注册用户.在这个星球上12人之中就有一个拥有Facebook的帐号.这些用户说着75种不通的语言,他们每个月所有加起来花在Facebook上的时间超过7千亿(What’s the FUCK!?[译者著])分钟.上个月的网站统计的单页点击率达到了美国人口的四分之一.至今为止,他的用户数量仍然以70万每天的速率增长着.

这些是如何发生的?在不到七年的时间里,扎克伯格用仅仅一个网络将十二分之一的人类连接在一起,他建立了一个几乎是美国人口两倍数量的社会单体.如果Facebook是一个国家,它将会是仅仅落后于中国和印度的世界上第三大国家.它一开始是以一种新奇的玩乐方式出现,结果它转变成了一个真实的存在,一个已经在种族的范围里改变了人类之间互相联系方式的存在.我们现在在一个盈利的网络上进行我们的社交活动,理论上说我们让扎克伯格的身价已经超过了60亿美元.

Facebook已经融入到跟美国人生活的社会结构中,并且这个影响超出美国波及到整个人类的生活:几乎一半的美国人拥有Facebook帐号,但是70%的Facebook用户生活在美国以外的国家.这是对我们全球社交现实永久的影响.我们已经进入了Facebook年代,马克.扎克伯格就是那个把这些带给我们的男人.

(未完待续…)

Lightroom 入门学习笔记

Lightroom Main Window
受到某位同学帖子的启发,所谓”数码照片”天生就是等着我们去修的,加上在车展上拍了1000+张车模的照片,有着如此丰富的素材,于是决定学习一下相关的修图技术。
早就耳闻Apple Aperture and Adobe Lightroom 两款图像处理软件的大名,无奈俺目前没有Mac,只好选择学习Lightroom。
学习的素材则是Adobe官方的Learn Lightroom 2.0 视频教程,看的过程记了笔记若干,现在整理成一篇日志,方便自己复习,也方便感兴趣的同学阅读。
0. The Five Rules
这是Lightroom(一下简称LR)软件的Help里面自带的对软件的简介。
1.1 Module Picker
这是位于软件主界面右上方的选项,有五个分别是:Library, Develop, Slideshow, Print, Web。
这五个模块描述了处理照片的流程,选择不同的模块会主界面显示不同的Panel,以供我们完成相关的任务。
1.2 Panels
Panel位于LR主界面左右两边的位置。
左边的Panel主要用于浏览文件和Preset,右边的Panel则会用于帮助用户完成相关任务。
1.3 FilmStrip
Filmstrip位于主界面的正下方,用于浏览照片。
可以在这里选择照片以编辑。
1.4 Key Commands
一些常用的快捷键。
Tab: 隐藏/显示两边的panels
Shift+Tab: 隐藏/显示所有的panels
F: 全屏模式
L: 关掉灯光 🙂
`: 标记(flag)选择的照片
Ctrl+/: 显示该module相关的快捷键
1.5 Finally
Enjoy!
1. Overview of Importing
LR提供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功能就是,可以在从存储卡往我机器的硬盘上拷贝照片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个备份的位置。
比如我选择我的外接移动硬盘作为备份的位置,这样子我在处理我本机上的照片的时候,就可以很开心地将那些很不满意的照片 随意地删掉,而不必考虑以后万一还想找回来的问题。
有人问,那为什么还要用一个移动硬盘来存储这些不满意的照片呢?
其实作为一个Photographer,摄影师或者摄影爱好者,认为购买新的移动存储的代价是小于删掉照片的。
查了一下Amazon.com,一个500GB的外接移动硬盘大概要加在$80左右,相当于是将来我10顿饭,半个星期的饭钱。
所以在移动存储如此便宜的场景下,还是尽量不要删除照片吧。
除此之外呢,在导入的过程中,LR也可以根据你的设置,自动将照片归档到不同的文件夹下,比如按照日期。
并且可以给导入的照片加上关键字,比如”autoshow”,方便以后进行检索。
2. Overview of the Library Module
Library Module无非就是让你选择照片以进行编辑的地方。
比如这次在车展照了1400张的照片,我只想挑选出其中其中的20~30张,以进行后期制作。
所以Library Module的核心思想就是尽可能地方便你浏览所有的照片。
几个核心的快捷键是刚刚提到的:Tab, Shift+Tab, L
然后Library提供了四种浏览模式(括号里是快捷键),分别是:
Grid View (G): 以一个一个的格子来浏览照片。
Loupe View (L, or Enter): Loupe 的中文意思是放大镜,即是仔细地观看其中一张图片。
Compare View (C): 可以将两张图片放在一起浏览,以进行比较
Survey View  (N): 可以将多张(>=2)图片放在一起浏览,以进行比较
3. Rate and Review Your Images
浏览图片的目的是选择出,进一步想要进行详细编辑的图片,或者方便之后回头进行浏览。
LR有三种预设分类的方式:
Flag: flag有三种状态,Flagged (P), Unflagged (U), Rejected (X)。
即在浏览图片的过程中点击一下P,这张照片就被标记了,之后使用filter便可以很方便地将标记了的图片选择出来。
Right key + P, 应该是会非常经常使用的快捷键配合 🙂
或者被标记为Rejcted的图片进行删除。
Rating: 可以给图片进行打分(1~5分),这个功能应该是方便之后回头选择的。
比如5分都是最最喜欢的图片,就可以很方便选择出喜欢的图片。
就像iTunes的按星级选歌的功能一样。
Color: 可以给图片标记上不同的颜色。
比如黄色是顾客喜欢的, 红色是自己喜欢的,绿色是将来要发在flickr上的,蓝色是要放在renren上的。
4. Filter and Find Images
可以根据各种来检索图片,标记,属性,自己添加的标签。
其中常用的属性包括拍摄时间等等。
其中metadata还可以根据照片使用的镜头,机器来进行检索。
5. Collections and Keywords
可以将一组照片合成一个Collection,也可以通过添加关键字。
都是为了方便以后检索用的功能。
6. Overview of the Develop Module
终于写到Develop的模块了,顾名思义,这就是用来编辑照片的地方,这也将会是咱们花时间最多的模块。
首先右边Panel最上方的是Histogram。
然后下面一排工具,如Corp Overlay (R)等。
然后从上往下一排的Panel分别是Basic, Tone Curve, HSL/Color/Grayscale, Split Toning, Detail, Vignettes, Camera Calibration。
为什么说LR适合做照片的处理呢,因为这些Panel的摆放顺序正是处理一张照片的前后顺序
所谓前全局,然后细节,最后又回到全局。
接着说一说一些基本的功能。
Histogram的panel上方左右两端各有一个小箭头,这是用来看图片中过曝和过暗的部分的。
将鼠标移到右边的箭头,可以在图片上看到用红色标记出来的过曝的部分,移到左边则看到蓝色标出的过暗部分。
主窗口的左边还有一个叫做Preset的功能,应该是一些预先保存的设置的意思。
LR提供了一部分可以给用户选择,用户也可以后期保存自己的设置。
貌似preset还可以从网上下载。
7. Tonal and Color Corrections
编辑照片的第一步就是调整颜色啦。
7.1 Basic
打开Basic面板,第一个就是WB(白平衡)的调整,这也符合我们修改照片的步骤。
可以左右修改Temp, and Tint,或者直接使用Selector选择图片中的neutral color来调整WB。
接下来的是Tone的调整,
从上到下分别是,Exposure -> Recovery -> Fill Light -> Blacks, Brightness -> Contrast 六个选项。
Exposure: 照片的曝光,在拍摄的时候也会调整的正负曝光量指的就是这个了。增加1相当于增加了1档的光圈。
Recovery: 降低高亮的部分的曝光,以回复出细节。
Fill Light: 增加过暗部分的曝光,以显示出细节。
Blacks: 增加图片黑的部分,会让图片看上去对比度增大,尤其是对阴影部分调整比较多。
Brightness: 增加图片的整体亮度.
Contrast: 增加图片的对比度。
具体还是各位同学自己试一下效果吧,我主要使用的是前面四个功能。
首先调整正确的曝光,然后使用Recover or Fill Light来回复一部分细节。
最后调整Blacks来获得想要的效果。
Brightness and Contrast感觉变化的效果不是很好,所以很少用。
接下来的部分叫做Presense,
有Clarity, Vibrance, and Saturation,这里是用来设置整张照片颜色的饱和度的。
Clarity貌似是很多人喜欢使用的一个功能,经常开到100%,来增加照片中每一部分的对比度,可以增加增长图片的细节。
但是对于修改人像需要注意的是,增加过多该选项会让,皮肤上的瑕疵显露无疑。
相反降低该参数,会让皮肤显得如婴儿般光滑 😀
Vibrance 是一个温柔的 Saturation选项,它会增加Saturation较低的部分的饱和度,相反对Saturation较高的部分影响则较小。
Clarity和Vibrance是受大家喜爱的两个功能,你一定要自己试一试!!
Saturation,改变颜色的饱和度。
7.2 Tone Curve
前面说到,Basic部分参数的调节都是针对整张照片的,接下来的Tone Curve则可以有选择性地调整图片中的亮度。
可以分别针对High Lights, Lights, Darks, and Shadows。
也可以在图片中直接drag来调整。
这一块我也还在学习中…
8. Special Effects
这里可以通过一些对局部的调整来实现
8.1 HSL/ Color/ Grayscale
前两者可以根据某种颜色来调整相关的参数。
比如你觉得红色不够attractive,可以选择红色来增加其饱和度。
然后这儿我想介绍一下如何使用Grayscale结合Split Toning来实现一些特殊的效果。
点击Grayscale选项之后,照片会变成黑白的,然后来到
8.2 Split Toning
在这儿可以选择你想要的颜色,然后将照片的High Lights或者Shadows映射到不同的颜色上,然后增加其饱和度。
接着前面的Grayscale,一张照片被弄成黑白之后。
可以选择黄色,然后增加其饱和度,整张照片就会出现一种”泛黄黑白老照片”的效果,咔咔,还没完然后是
8.3 Vignettes
在这里调节Lens Correction可以增加图片的暗角或者暗边,调节一下别让人发现你加上了暗角,这样一张”老照片”就出来啦 ^_^
9. Local Corrections
这里主要介绍的是在Histogram下方的Adjustment Brush, Spot Removal, Red Eye Correction, and Graduated Filter。
Adjustment Brush, 可以使用一个笔刷,然后加一些设置(比如增加曝光),然后拿着笔刷去涂人脸,这样人脸的部分就被增加曝光了。
Spot Removal, 可以去除照片中不想要的地方,比如蓝天中的一个黑点(黑点可能是黑鸟)。
Red Eye Correction, 就像PS中的红颜去除功能。
Graduated Filter, 还没用过,但是看教程视频中,貌似可以用来处理天空,效果非常好。
Develop部分就说到这儿啦,许多功能我也还没怎么使用,目前来看还是Basic部分使用的最多。
建议各位同学还是多多实验,才是硬道理,就像一开始说的:
Just Enjoy It!
10. Overview of Exporting
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 + Shift + E 来导出编辑好的图片,比如jpeg格式。
基本上就这些了,最后放一张笔记们的照片。
Lightroom Notes
References:
1. Adobe TV | Learning Lightroom 2.0: http://tv.adobe.com/show/learn-lightroom-20/
2.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2 Developing photos: http://help.adobe.com/en_US/Lightroom/2.0/WS4BB574C4-7076-4147-ADB7-2D5573F22257.html

Papers

My research interest mainly lies on three part
1.HCI part: CHI, UIST, DIS, IUI, CSCW
2.Ubicomp (HCI ∩ AI) part: Ubicomp, Pervasive,  IEEE Pervasive Computing (magazine)
3.AI part: AAAI, IJCAI
Should keep reading papers published on above conference and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