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South Pasadena

从四月底到五月初都一直在忙着搬家,加上最近几期All-In播客的内容都干货寥寥,所以笔记也都写得少了一点。

唯二想要call out的note一个是Mark Zuckerberg在Dwarkesh发布Llama 3的时候的采访,另一个是Tony Xu在In Good Company的采访。

Zuck在讲Llama 3的时候提到相比于Llama 2,Llama加了很多「编程」的内容到了训练内容里面。这里面的原因不是因为Llama 3的使用场景会涉及到很多的编程,而是因为他们发现在训练的过程中,加入「编程」会帮助模型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更加地严谨。Zuck的这段话让我想到有一次跟运营的同事一起去滑雪,我们一起坐缆车的时候,同事跟她的朋友吐槽跟「工程师」交流需要特别严谨,问问题的时候工程师一定会clarify很多问题里面没有提到的一些条件然后做出回答。而且作出的回答也会尽量保持一致性,比如「在A情况下,软件会这么behave,如果是B情况,那就会另一种behavior」。讨论滑雪怎么下山的时候,同事说她们大概看一下,是黑道还是蓝道就好了,工程师还要说清楚具体是哪条道,在哪里接哪里。

Zuck提到加入「编程」的另一点是会帮助大模型训练更好的「推理」能力。比如你跟大模型交流的时候,即使应用场景不是编程,是一个企业的客服。更好的推理能力能够帮助大模型把一个问题转换成对「实现一个目标的」思考,然后进一步变成一个「多步骤」的互动。然后Zuck认为推理能力是大模型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即使Meta的AI产品不直接跟写程序有关,公司也会加大大模型在编程方面的训练。这让我想到前段时间Elon Musk的一条Tweet:「Whoa, I just realized that raising a kid is basically 18 years of prompt engineering 🤯」,他把养育小孩比做Prompt Engineering,进一步延展这个想法,早点学习编程是不是也能帮助小孩更好地掌握「推理事情」的能力呢?

另一个是Tony Xu在Good Company的采访,采访里面提到DoorDash最开始成立的时候,MVP就是一个网站,用户打电话点外卖,电话的另一头是创始人团队成员接到订单之后,亲自去餐馆下单,亲自去餐馆取餐,亲自去把外卖送到客户的手里。当时的「dispatch system」就是几个团队成员用的iPhone的「Find My Friends」,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我也早都知道创业早期特别需要hustle,YC也特别强调过创业初期需要创始人去做「不一定能scale但是客户热爱的生意」,道理都懂。但是随着年纪增长,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也都不再像20岁出头的大学生,即是你知道创业一开始很可能要去做「不一定能scale」的事情,但是又有多少决心和勇气去做「外卖骑手」呢?

Notes写完了,最后再说说搬家吧。我老婆说这已经是今年第四次搬家了,去年五月从上海搬回美国刚好过了一年,在旧金山住了一个月搬来了南加的Pasadena,最近又因为不可抗拒的原因从Pasadena搬到了隔壁的South Pasadena。搬家当然是没有人喜欢的,不过这几次搬家的每一次都还是对下一个地方有很不同的期待。我跟好友吐槽,年纪大了搬家好累,有着2.5岁女儿的好友就回了一句「娃更累」,我就闭嘴了。

新家还差一些在路上的大件家具,慢慢已经收拾好了。住了很多年的一居室,一下子搬到了四居室,我跟我老婆都还有些不习惯,不过能有自己的工作间,有车库,还有一个虽然有点荒但还是阳光充足和安静的后院,应该也可以知足了。

4/21 Notes

最近开始用Notion记录听过看过读过的播客,视频和文章,听到觉得有意思的想法隔一段时间一起总结一下。

All-In E174

这期几个嘉宾聊了 Western countries big cities 普遍的流浪汉问题,Chamath去了一趟巴黎觉得「卧槽」巴黎跟旧金山也差不多,出门还要一直担心有没有人会来偷他抢他的手表钱包,所以美国其实也不差嘛。然后Friedberg 问了他一个问题你觉得跟亚洲城市比呢(新加坡,东京,中国的城市,etc.),他才意识到好像这也不是一个世界性普遍的问题,因为亚洲的城市安全性好太多了吧 。Sacks才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过去十多年来西方执政政府大吹的「左风」导致的结果。

我的观点:去年APEC在旧金山举办,证明其实它也是可以一夜变身干净整齐有秩序的现代都市的,可能还需要再等一等,等往「右」吹的风吹一吹,「零元购」、「流浪汉」的问题也都会不断改善吧。

这期还聊了美国的通胀,去年年底大家还信誓旦旦说预计降三次息,结果今年过完第一个季度讨论的已经变成「是否会降息」了,美联储草台班子真是再一次做实。我印象还很深2021年大放水的时候,All-In几个人天天说这么搞肯定要通胀,但是Powell接受采访的时候却一直说「不会通胀」,甚至有很多「大媒体」还做节目写文章说「也许美国的经济真的好棒棒,我们再怎么印钱都不会通胀呢」。回头看当然是啪啪打脸,但是又有多少人记得那些做过的采访和写过的文章呢?另外今年2024是美国大选年,之前据说执政府的一个剧本是,今年通胀下降,然后美联储「顺势」降息,经济再怒涨一波,顺带送Biden连任。结果现在通胀不下,美联储的位置是有点尴尬。

然后Chamath就说了当天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一个insight。就是通胀数据其实有比较大的一块就是「油钱」,Biden政府为了降通胀让国内的石油公司加大产能,但是中东OPEC同时更多的「减少」产能,乍看之下这些OPEC成员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持一个「Target的油价」。但是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来这些国家对2024年美国政府选举「投下的一张 gainst Biden 的选票」。保持油价 > 通胀降不下去 > 美联储保持高利率 > Biden下台。我的观点:最近国会讨论「国外势力干扰美国选举」讨论得火热,也许他们看错了讨论的对象。

这期还聊了 AI 和音乐创作。如果读者你还没听说过Suno,赶紧打开 YouTube 搜一个视频看看,保证惊掉你的下巴。故事背景是一群音乐人写了个信,大致意思是AI偷了他们的作品之类的,然后马上有议员出来说要提案「AI训练数据用到了创作者的作品需要付钱」。然后几个嘉宾针对AI模型的训练用到创作者的数据是否需要付钱展开了辩论。Friedberg的观点是「不用」,因为就像所有的音乐人的创作,大家都是在听过无数首前人的作品的基础上,被「Inspire」然后再创作出自己的原创作品,所以如果有剽窃的嫌疑,应该针对模型的「输出」做监管。Chamath的观点则是,如果只对Output做监管,那肯定没法监督,这些创作者就等着早日被全部取代吧。Sakcs最后比较中间,意思是AI肯定不会完全用人类一样的监管方式,不过现在提监管还是有点早,最终应该还是会讨论出一个中间的方式来监督。

BG2 EP7

这期聊了两个大话题,关于创业公司想不想上市和能不能上市的问题。我直接说结论吧,如果创业公司有250M的ARR,每年能够增长50%,然后Unit economy也是健康的,赶紧上欢迎上。我听到这里心想:那XXX,YYY,ZZZ公司不都彻底凉凉,股票直接就是废纸。最近也一直在读芒格的Almanack,其实很多事情小学生逻辑都能够理解个七七八八,创业公司的股票到底值多少钱,「你的包裹」到底值多少钱,其实真的没有那么复杂。

两个主持人一个专攻一级市场(Benchmark),一个重点投资二级市场(Altimeter Capital),他们观察到在古早互联网的年代,因为 private capital 不像今天水量这么大,所以创业公司发展到比较早期的一个阶段都需要上市去筹集更多的资金加速自己的发展(参见Google,Apple)。但是后来随着一些大型基金,包括主权基金开始加大科技公司尤其是一级市场的投资,导致 private market 大水漫灌,科技公司在 private market 能拿到足够多的钱也都不急着上市(参见 Uber)。两个主持人的观点都是:「这样是不好滴,一个好公司就是应该早上市,接受市场的监督,才能更好地发展」。反过来今天看到的结果就是,最好的创业公司因为现金流,因为 private market 能融到足够多的钱,也都对上市不着急(参见Databricks,Stripe,ByteDance)。反倒是那些已经在private market黔驴技穷的不愠不火的创业公司,才不得不靠上市去割最后一把韭菜。所以才回到前面的那个结论「好公司运营情况不错的话,就早点上市吧,上市了还有大把大把机会增长」。

我的观点:去创业公司抓彩票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彩票已经撕开是张白纸的时候,还要给自己找各种理由给自己洗脑不离不弃。

In Good Company: Joe Tsai (蔡崇信)

听说最近这个挪威主权基金CEO的podcast很火,随便看了一下最近5期采访的人就有蔡崇信,Elon Musk,微软的CEO Satya 等等。

于是找一天下班听了这期蔡老板的采访。里面比较好笑的一个问答是:主持人问蔡崇信为啥要买NBA的球队,蔡老板说因为我从小就很喜欢运动,blahblah,结果被主持人打断说道:大家都喜欢运动,也不是每个喜欢运动的人都会去买NBA球队的。蔡老板才接着聊到NBA的分账机制其实对小球队很公平,同时,能去「拥有」一支纽约市里的球队的机会还是很难得的。听到这里觉得主持人追问得好,问答的内容也多了很多干货。
另外一个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主持人问蔡老板怎么看ZG的「消费」,这里蔡老板还是比较实诚。他说了两个点:1. 反财富效应,因为房价下跌导致大量家庭资产跟房产挂钩的ZG家庭在消费端也变得畏畏缩缩。2. 就业不景气,年轻人担心失业,也不觉得跳槽能有更好的报酬,结果也是导致在消费端变得更加节俭,一来二去消费下降带来通缩。
我的问题:如果你在上面说的地方生活,你同意么?

另外几个还推荐的视频播客

最后再聊聊生活吧,下周又双叒叕要搬家了,这几年搬家搬的已经有点熟练了,每年平均搬家次数感觉已经是 > 1 了。没有人喜欢搬家的,但是动力终究是来源于对更好的生活的期待吧。

Scientist, Signal, and Market

这两周听了一些播客,印象最深的还是 Acquired 这期花了3小时聊的文艺复兴基金(Renaissance Technology)。他们的旗舰基金:大奖章基金(Medallion Fund)在过去的34年的年化收益是68%毛收益率。形象一点说明这个回报,如果1988年的时候你往美股的S&P 500投资了1000美金,按照9%的年化收益,投资34年的总价值是$18,728美金,一共翻了18倍。同样是1988年,如果你在那个时候买了1000美金的苹果股票(APPL),然后连续持有34年,总价值会是46万美金,一共翻了460倍。而前面提到的大奖章基金,如果同样在1988年他们基金开始的第一年放进去1000美金,如果连续持有34年(假设投资者允许被持有这么长的时间的话),最后的价值会是465「亿」美金,这就是68%的年化收益的数学之美。大奖章基金也是有史以来收益最好的基金,开设三十多年期间没有一年是亏损的。很可惜的是,这个基金成立之后不久的时间内,因为业绩太好,就关闭了所有外部投资者(LP)的渠道,再过不了几年也把之前所有外部投资者的资产全部退还,从此这个基金里面的资产全部来自内部的员工或者退休的前员工。今天这篇博客就想讲一讲文艺复兴基金和他的创始人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的发家故事。

大奖章基金的年收益

西蒙斯1938年出生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郊区(Brookline),从小就表现出对数学的兴趣和天赋。大学在麻省理工学院(MIT)三年完成数学系的学习,然后来到西海岸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erkeley),同样是花了三年的时间拿到了数学博士的学位。博士毕业之后在哈佛(Harvard)和麻省理工任教的期间,西蒙斯虽然学术水平一流,但是仍然一直对「如何搞钱」充满兴趣。于是在六十年代期间加入了美国安全局(NSA)为了冷战而设立的国防分析研究所(Institute for Defense Analyses),在做教授的同时为国防部提供密码破译的服务。在IDA的工作中,研究员们要观察和分析各种各样不同来源,不同结构的数据,尝试在这些数据中找出有用的信息,这也为西蒙斯后来创立文艺复兴基金,构建数据驱动的交易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60年中期的时候西蒙斯写了一篇标题为「如何利用概率模型来预测股票市场行为」的论文,这篇论文的影响是很多方便的:在这之前,投资策略更侧重的是对公司基本面的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或者是股票走势的技术分析(Technical Analysis),这篇论文则是第一次提出通过数据采集,信号分析、算法驱动的投资策略。主持人则认为这种同时利用概率模型和复杂数据分析的算法其实也是一种早期的机器学习技术。最后,这篇文章的另一个作者Leonard Baum,则是提出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数学家,也是后来文艺复兴基金公司早期开发投资策略的关键人物,HMM模型不仅仅适用于交易模型的发发,也被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NLP)和生物信息学。

Hidden Markov Model

话说回来到西蒙斯,论文的概念虽然先进,不过60年代也没有真的投入到实践。后来越战开打,西蒙斯在「纽约时报」撰文公开反对战争,胳膊拧不过大腿,西蒙斯也因为此被国防部开除,他也离开了哈佛和麻省理工。恰巧当时纽约州政府想要大力投资纽约州立大学的数学部门,西蒙斯则顺理成章来到了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成了数学系的系主任,目的是打造一个理想的数学研究部门,什么政治博弈,什么教学任务,什么委员会琐事统统都不重要,你们只要做你们想做的研究就好。西蒙斯在纽约大学待了10年,后来还是顶不住想搞钱的初心,决定全职投入到金融交易的领域。1978年西蒙斯跟他的几个学术伙伴成立了一家叫做Monemetrics的公司,然后从1978到1988又花了10年,经历一波又一波的人事变动,最终在1988年以文艺复兴基金公司的名义推出了前文提到的大奖章基金,后面的故事就都是历史了。

西蒙斯

整个播客花了三小时讲了前前后后文艺复兴基金的故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听他们的原声,我这里挑一些我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分享一下。

文艺复兴基金与其说是一个金融公司,其实更像是一个Research House,根据他们网站介绍,公司300来个员工有90多个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博士。西蒙斯自己就拿过拓扑学的奥斯瓦尔德·维布伦几何学奖(Oswald Veblen Prize in Geometry),跟陈省身合作提出的「陈-西蒙斯理论」后来也成为了量子物理学不断被引用的理论框架。公司的早期关键算法设计师,也是后来西蒙斯退休的时候的Co-CEO Peter BrownRobert Mercer在加入文艺复兴基金之前是在IBM开发曾经深蓝计算机的计算机科学家。公司早期另一个算法设计师和数学家Elwyn Berlekamp的博士生导师则是现代信息学之父克劳德·香农。而前面提到的Peter Brown的博士生导师则是现今深度学习的开创者之一Geoffrey Hinton。 对这些数学、物理和计算机领域的研究员来说,所有的投资标的都成为了一个个的数据点,他们的目标是如何打造效率最高的信息处理算法,和能够处理超级大量信息的计算系统,最终通过数据和模型赢下市场。回头看,他们做的很多事情其实都是现在许多量化交易公司在做的事情,甚至是很多科技公司在机器学习或者人工智能领域都在做的事情。区别只是文艺复兴已经做了40年。

西蒙斯办公室里挂着「陈-西蒙斯理论」相关方程式的照片

另外一个我觉得有意思的是这个公司的文化。先从前面提到的大奖章基金从90年代就不再接受LP的投资,LP全部来自内部员工或者已经退休的员工。但是同时,这个基金的 Carry 高达44%,主持人就问了一个问题:既然管理的资金全部都来自内部员工,那这么高的「Carry」到底是交给谁?主持人给出的答案是,这是一个很聪明的激励新员工的机制。因为当新员工加入文艺复兴基金的时候,往往他们并不像待了很长时间的员工那么富裕。那通过较高的 Carry,就可以把每年基金增长的财富快速分配给「新人」,而不是只有那些已经积攒了大量资本的「老人」能获得大量收益。公司内部甚至把他们自己的401(k)设置成为大奖章基金。文艺复兴的办公室远离曼哈顿,位于纽约州长岛县的一个小镇East Setauket,据说整个公司更像是一个避世的校园。公司员工的平均 tenure 是13年,而且员工加入公司签的竞业协议都是「终身」的。想象一下,如果你有机会去这个公司工作,你要搬到一个远离都市的小镇,同事几乎都是名校的数学物理博士,上班下班可能小镇里见到的都是同样的一群人,因为终身竞业协议基本就是一个干到退休的职位,可能真得不是适合每一个人的一份工作,即使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顶级大学的博士毕业生。

文艺复兴科技公司

主持人比较了文艺复兴跟其他有名的对冲基金做比较(Two Sigma, Citadel, etc.),文艺复兴的人员规模长时间保持在其他基金的1/10。同时,公司很早起就订下的一个策略就是全公司一起打造同一个模型。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动用全公司的资源一起研究和打磨最佳的交易策略,而不是像其他的基金因为存在不同策略,不同团队之间可能还会暗暗地有相互较劲的意思。这很像硅谷的科技公司,在创业早期团队较小的时候,大家有着一致的利益,员工能够一起齐心往前。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利益很难再保持一致,办公室政治不可避免。虽然仍然存在一些小公司或者风险投资,能够多年保持在很小的团队。但是像文艺复兴,做了这么多年,进行这么大量的交易,还能够保持这么小的团队,真的是独一无二。

最后再聊一下关于投资吧。最近同时也在读芒格的 Poor Charlie’s Almanack,读到这里你应该可以感觉到文艺复兴的理念跟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理念完全是背道而驰。芒格强调我们应该尽量用「小学生」的智慧去理解这个世界,找到容易理解的业务模式,和长期财务有着优异表现的公司。当遇到「好的机会」的时候,尽量大地去下注然后长期持有投资标的。文艺复兴则是根本不去理解公司的业务模式,而是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极其复杂的统计模型,找出那比50%多出一点点的胜率,然后用大量的交易和杠杆去最大化获益。很显然这里没有谁对谁错,最终芒格和西蒙斯都走出来了各自的传奇之路。

芒格

其实很像每个人的一生,终究重要的是自己能否真的能够跟自己自洽,选择做什么样的工作,在什么地方生活,住什么样房子,和什么样的人Raise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没有「怎样」就是最好的,希望读这篇文章的人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答案。

Bezos in Lex’s Podcast

节假日又听完了一期Lex的采访,这次主角是Amazon的创始人和前CEO Jeff Bezos,也是航天公司Blue Origin的创始人。采访分为两大部分,一块讲了他创建Blue Origin的初衷和其中现阶段火箭发射技术的讨论,另一大块讲了他在创建Amazon的过程中自己对公司文化实现的想法和这些文化如何影响了Amazon公司的日常运营。

其中比较有意思的一个讨论是Bezos认为新的「发明」其实就是找到一些「更为便宜或者便捷」的方式去做事情。比如载人探月任务,60年前人类就已经实现了,但是后来没有再继续做下去的原因是太昂贵了。这也可以联想到Amazon,其实就是实现了一个「更为便宜和便捷」的方式让用户去选购无限多的sku而且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到购得的商品。Bezos举的另一个例子是古代「犁」的发明,极大增加了农作的效率,间接加速了文明的发展。

另外Bezos提到Blue Origin创立的一个初衷是为了打造航天行业的Infrastructure,他提到Amazon能够成为现实是因为已经有人发明了信用卡(支付系统)和USPS(物流),这样才可以借着这些前人打造的Infrastructure在车库里来实现他的「电子商务网站」。所以他希望他现在做的事情能成为未来年轻人在航天领域创业的Infrastructure,终究帮助人类实现跨行星的文明物种。

关于Amazon/Blue Origin文化的部分,可能大部分都已经比较耳熟能详。比如Bezos说做决策的时候先搞明白这个决策是一个One-way door还是Two-way door。Two-way door代表那些可以之后改变主意也不会太麻烦的决策,这种决策需要快速做出决策,执行,收集数据/反馈再进行迭代。相反One-way door的决策做出之后,再改变需要耗费很多的精力和资源,所以需要尽可能地收集更多的数据,更充分地进行讨论,最后小心地做出决策和执行。他看到的是很多组织里面尝试用一个方法去适用所有的决策,这样可能会有问题。

其他还讲了他对Amazon Day-One的看法,大致意思是不要盲目遵从过去定下的「准则」,这些准则很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已经不再适用,所以需要公司能够保持一个开放、好奇的心态去面对当下的事情。公司的事务分成「Big Things」和「Paper Cuts」,Big things指那些很长时间内不会改变的事情,他举的例子有「即使再过十年,顾客还是会喜欢更便宜价格的商品,会喜欢有更多的Sku选择,喜欢更快速的物流」,所以管理层需要一直专注在这些Big things上。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被他称作Paper cuts,则会搭建相关的团队专门去解决这些不一的问题。

虽然大部分人都不会成为CEO,把这些思考方式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也许也会有不一样的启发呢。你也可以想想看:「接下来的十年,你的家庭和工作里面,最重要的并且不会改变的事情是什么?」

BUILD by Tony Fadell

在上班的上下路上通过Audible听完了Tony Fadell的「Build」,听完之后为了写个读后感又买了一本纸质书放在家里复习了一下。Tony Fadell简单介绍一下,硅谷创业元老之一,iPod/iPhone项目的领头人,之后是Nest的创始人和CEO,做了不到四年最后公司34亿美金卖给Google。Nest从家用智能恒温器起家,后来发展出一系列的智能家居电子设备,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智能家居电子品牌之一。

整个书的故事脉络沿着Tony Fadell的职业生涯展开,探讨了个人成长,职业成长,产品开发,创立公司,搭建团队,和最后如何做一个CEO,几乎就是硅谷的科技从业者的百科全书。书中的前面1/3都在讲Tony自己早期加入苹果开发iPod之前的各种「失败经历」:加入了一个全明星技术团队的公司,做了很多年酷炫技术的产品,但是始终没有找到愿意为其「技术」买单的客户。在00年Dotcom泡沫戳破的前期创立自己的公司Fuse,见了80个投资人没有一个愿意为其买单。

但是就是从这些一个又一个的「失败」学到的「经验」和「教训」,最后让Tony Fadell在苹果涅槃重生,在Steve Jobs的支持下克服万难,加入公司9个月开发出并且交付第一代iPod到市场,带着开发出iPod的经验再一次带领团队开发出第一代iPhone。离开Apple之后,从「心」出发,因为每次跟他太太去Tahoe都要冻一晚的经验实在太折磨,创业着手解决那个时候从来没有人想要过改变的一个家用硬件产品-「恒温计」。

很多经验虽然说不上是鸡汤,不过在硅谷尤其是创业公司待过相当一段时间的从业人员来说,难免有点老生常谈。比如择业不应该看薪水更重要的是工作机会能够带来的个人成长,做产品不能从技术出发更重要的是给客户带来的价值,好的「Storytelling」应该是贯穿整个产品的始终而不是最后一环市场营销团队的工作,好的想法应该是那种一直在你心中萦绕不去的「Idea」。即使老生常谈,但是听着Tony讲述这些一个又一个古典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故事,仍然会让人会心一笑。

书的最后收尾在:「In the end, there are only two things matters: product and people.」工作了十年,回头看那些令人最为珍贵的时刻,终究汇聚到你的产品给用户带来了什么样的价值,和在这个过程中你是跟谁一起经历这些时刻。同样也是这些一个又一个新的产品,和这些曾经一起流过血、泪、汗的同事,带着你奔向下一段旅程。

Generated by ChatGPT

南加州

搬来Pasadena整整三个月了,这几个月经历了买车,适应LA的通勤,去San Diego,Vegas,Seattle旅游出差,对南加州的生活也慢慢熟悉了起来。蛮意外的是,我跟SJ搬来之后真心地蛮喜欢Pasadena和周边的社区,是那种「You can see yourselves raising family here」的那种感觉。我开玩笑地说,Pasadena周边「可以用San Jose的房价买到Palo Alto的学区和Cupertino的华人生活便利,外加整个湾区都没有的城市本身的文化底蕴」。

整个南加很大,从西北的Malibu,沿海可以路过Santa Monica, Long Beach, Laguna Beach一直南下到San Diego,沿着山则可以从Thousand Oaks/Santa Clarita,一路往东穿过Pasadena,San Gabriel/Arcadia整个华人区到东边的Ontario, Riverside,华人区往南则会来到Orange County 和其中的新新华人区 Irvine。被山脉和海岸线包在中间的就是来LA观光的小伙伴们最常去的Beverly Hills,West Hollywood, Hollywood, Koreatown, even Downtown LA,DTLA往南则是帮派问题最为严重的South LA,就连本地人开高速也都只能路过加油都绝对不敢下去的那种。哪里的社区比较好,我的一个 tips 就是看当地的保时捷 dealership 都选在哪些城市,基本不会差太远。

因为上面提到来观光会住的地方都是整个城市最热闹,也是来往人流最为多样化的区域,所以每个来LA旅游的印象也都大相径庭,只有真正选择一个区域住下来,才能慢慢体会到这边社区的特点和其独有的文化。

在湾区住了十年,只有搬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为什么「多样性」是一个社区,一个城市,甚至一个都市圈很重要的一个品质。当一个地方被一个行业垄断,导致生活成本不受控制的增长的时候,导致的结果就是除了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很难去「合理化」在这个地方居住或者工作的理由,比如公共学校的老师,比如餐饮业的从业人员。导致的结果就是服务业价格会持续上升(去支持服务业人员的薪水),导致生活成本的进一步恶化。而那些不太受市场调节的行业(老师,公职人员)则会流失最为优秀的人才到其他生活成本没有这么昂贵的地区。

南加在全美来看肯定也不算是生活成本便宜的地区,不过「多样性」这一点上还是比湾区好太多了。相对被海湾和峡谷包住的湾区,南加州更为广大的面积,也让居住的地方有了更多的选择,从另一面也降低了生活的成本。

搬来Pasadena之后因为一直忙这忙那,其实也没有很怀念北加湾区的生活,唯一比较想念的还是曾经一起工作一起脑爆一起滑雪一起开车的小伙伴们。湾区对比南加,科技创业公司和人才的密度绝对还是碾压性的,从去年年底开始被ChatGPT掀起的一波又一波的创业热潮,南加居民还是很羡慕的。我跟SJ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讨论,应该趁还没有小孩需要上学的时候再回湾区的创业公司「肝一肝」,到40岁如果确定没搞头了再回Pasadena买个学区房找个Remote Work岁月静好。

附注:前面提到Pasadena,稍微多介绍一下,万一有人也对搬来南加生活有兴趣呢。Pasadena对外最有名的应该就是市中心的加州理工大学(Big Bang Theory 💥),除此之外本身是个蛮有历史的城市,1900年的时候就有当年的大富豪在这边置业和开发。虽然Pasadena自己本身没有学区,但是Pasadena周边的四个城市(La Canada Flintridge, South Pasadena, San Marino, Arcadia)都是加州前十的公立学区。除了公立学校,Pasadena周边也有很多南加最好的私立学校。Pasadena的downtown叫做Old Pasadena,餐厅商店非常多非常适合散步,我们现在住的公寓就在商圈的边上,吃完晚饭经常就在这儿散散步。另一个生活便利的是毗邻东边和南边的Arcadia, San Gabriel, Monterey Park,超市买菜或者去餐厅吃中餐开车也就是十来分钟的事情。如果喜欢户外,Pasadena背靠San Gabriel山谷,开车十分钟有就有很多适合Hiking和公路车爬坡的山路。真得要说缺点,可能就是离西边的海岸线和LAX机场有点远吧。

加州阳光

从上海搬回加州的生活已经五个星期了,收拾行李,搬家,买车,去LA找公寓,见朋友,转组,开车,准备再次搬家。五个星期过得真是蛮快的。

五一的上海天气还是比较适宜,4/30最后一天把上海公寓的行李打包到附近的迷你仓,等的就是来上海团聚的爸妈了。虽然不是第一次搬去美国生活,但是能跟爸妈待在一块的日子能多一刻终究也是令人珍惜。

5/4傍晚SJ和我一起乘坐美联航的直飞飞机从上海起飞,落地仍然是西海岸时间的傍晚。落地之后订了两天机场附近的Hyatt酒店,作为临时落脚点,想把旧金山的公寓收拾好再搬进去住。结果第二天开着租的车到家附近的Personal Storage,才发现噩耗我的Unit被break-in,遗失了「一些箱子」(遗失的具体物件在随后的日期里逐渐想起)。收拾好情绪,只好去商场买回遗失的家居用品,整理好公寓终于顺利搬回已经出租一年半的公寓。

到了周一,第一次走进我们公司在旧金山Downtown的办公室。这次搬回美国,比较幸运的是不需要重新换工作,不过需要搬去位于洛杉矶总部的办公室,旧金山办公室只是作为临时过渡的工作地。办公室的位置距离好几年前Uber其中一个我工作过的楼栋不远,当时「正在建造」的一些商业大楼都已经完工。这次回湾区,阴天的日子好像比往年多了一些,旧金山街上的人流更是冷冷清清。距离COVID结束的日子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美国的科技公司仍然”Struggling to force employees returning to the offices”,据说旧金山的商业地产已经濒临崩溃边缘,Downtown好多供应工作午餐的小店都选择闭店关门,对我的直接影响就是午餐选择不是沙拉就是墨西哥肉卷。想吃个亚洲菜都得费一番功夫才能找到一两家越南菜馆。

回来另外一件大事就是买车了,不过倒是没有费多少功夫。基本上在上海的时候就已经决定好买一辆马自达CX-30,因为SJ刚学会开车,所以想买个比较朴素实用的日本车,加上之前我自己租车开过,做了一些调研之后就基本不考虑别的车了。回来第一个星期就把湾区所有有这个现车的dealer都发邮件问了一遍,刚好SF的dealer就有一辆SJ钟意的白色,谈了MSRP with little discount之后就果断付了订金完成了买卖。这次买车另外一个令人震惊的新闻是很多保险公司因为COVID期间业务亏损巨大都选择了退出加州(Farmers, State Farm, Allstate, etc.),在加州不再接受新客户,要不然就是像Geico这样的公司做underwriting要两周起跳。还好最后在小红书上看了一圈攻略用Progressive,价格只能说是不离谱,但是胜在能够马上出保单,不影响提车。

COVID虽然结束了,但是好像有些东西永远地留下来了。

买好车,收拾好公寓,下一步就是去LA找房了,关于LA之后可以再写一篇博客具体说说。这次总结一下就是我和SJ选择住在Pasadena的公寓,公司的办公地点在Downtown。每天开车上班单程20-40分钟,希望从来没有开车通勤的自己可以适应。除此之外还是很期待南加更温暖的气候和Angeles Crest Highway的山路。

刚回来的几天,有时候也想念在上海的时候一群人在南京路附近找午饭吃的日子,周末买张机票就可以回海口的家里住上一两天,住在中国还是住在美国,终究怀念的是每个地方的「人」。

好在,即使旧金山变了不少,湾区物价也涨了不少,好友们都还在。回来这几个星期,周末忙着约朋友同学吃饭/hiking,catch up各自生活的变化,做技术的朋友们也难掩对AI创业机会的热情和期待。天气好的时候开车去湾区的山路里转悠,过弯的时候听着降挡补油的声音,希望生活可以一直简单下去。

6#1F-A2-041

2022年4月29 日,五一节假日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也是上海浦西封控的第29天,我被疾控中心告知,由于昨天的核酸报告结果是阳性,我需要去方舱医院进行隔离。这把挂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还是掉下来了。

抗原阳性 – 核酸阴性 – 抗原阴性 – 核酸阳性

迅速地回顾一下去方舱前的时间线

  • 4月20日,女朋友发烧,我无症状,两个人抗原阴性
  • 4月22 日,女朋友退烧,我无症状,抗原女朋友阳性,我阴性
  • 4月23日,小区全体核酸检测,我们没有去
  • 4月25日,小区全体抗原检测,两个人抗原阳性,上报。我没有症状
  • 4月26日,疾控上门核酸采样。女朋友痊愈,抗原转阴。我开始发烧,抗原阳性
  • 4月27日,核酸结果两人阴性!我持续发烧,喉咙剧痛,抗原阳性
  • 4月28日,小区全体抗原检测,我们一阴一阳。疾控上门核酸复核,我持续发烧
  • 4月29日,核酸结果一阴一阳!接到疾控电话,我需要去方舱。身体状况已经恢复了90%,抗原开始转阴
Positive antigen results

我们小区是4月1日跟着整个浦西开始封控管理的,说实话我们也不完全确定怎么感染上的。整个小区在我们之前一共出过两例阳性,基于只有我们一户有感染,猜测是某次我们非团购买的外卖或者物资是感染源,但也只是猜测而已。

2020年开始,我在美国住得时间有将近一年,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频繁地点外卖,后来开放了之后常去餐馆吃饭,还坐了两次长途飞机,和跑了无数个(20+)赛道日,没有一次感染上了新冠。反倒是因为上海的封城政策,断了快递(没法购买日常消杀的物资),黑市盛行(外卖小哥不做核酸铤而走险),无限循环的群体核酸检测,大大增加了封城后人们感染的风险。

整个过程也是有许多非常令人沮丧和费解的部分。比如在第一次的核酸检测,两人抗原阳性我还发着烧,核酸的结果竟然是两个阴性。我一度相信了网上传说的「政府不能明说居家隔离康复的政策,市民们自己意会就可以了」。我心想这是政府用操弄数据暗示我们,别再做愣头青往上报了,你们打过疫苗的年轻人自己在家好好恢复就好了!结果小区志愿者硬是不能理解这个道理,宁愿要小区多封控十四天,也要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做抗原,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找来疾控中心的人做核酸复核。

整个过程我只能说最幸运的是,上门转运去方舱的那一天,我已经退烧了。

On the way

四叶草

坐在转运的大巴里,可以感觉到满满地都要溢出窗外的阳性空气。大巴开上延安高架一路往西,这是好久以来第一次坐在车里开在上海的高架路上。四月底的午后阳光有点温暖,突然大巴停了下来,停在了高架上的缓冲带上。司机走到车的中间,跟所有人喊道:「有基础病的人,糖尿病啥的,到了方舱千万不要说你有任何这些病,因为有基础病方舱是不接收的,把你们送回车里那就麻烦了」。我不知道我该去想「还好我没有他提到的这些疾病」,还是应该想「那有基础病的人该怎么办」,这个系统里有太多让人没法理解的问题。系统永远是对的,问题肯定是那些想了太多的人,为什么不能学习那些闷着头往前走的羊群呢?

Entrance

大巴下了高速之后终于开进一个阴暗的通道停了下来,「到了!」司机喊了一声之后车里的人开始下车。下车的第一印象是又脏又乱又昏暗,路的两边都是装修完还没来及运走的垃圾和不知道哪里流出来的废水,路的中间铺着一个排水地垫,人们只能沿着垫子拉着行李箱往前走。走了大概100米终于见到了方舱的入口,你在新闻上听说过「方舱」这个词已经听了很多次,但是从来没有见过它的真实面目。我们这辆车被分配到的方舱是上海的国家会展中心,也被称作四叶草方舱,号称是上海最大的方舱医院,八个展馆改建的建筑一共能容纳50000个床位。

当这个只有在新闻里听说过的词汇,以一种很具体的巨大姿态出现在你的面前,伴随着鼓风机巨大的噪音,那一刻有一种特别超现实的感觉。超级大型的建筑,排着队默默往前走动的人群,我想这就是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工程技术的完美结合后产生的结晶吧。

Center

Dystopia

我入住的就是其中的六号展馆。六号展馆里面分为A、B、C三个区,进入方舱之后区长会随机给你分配一个床位:一张床配一个床头柜。床用来睡觉,吃饭、用电脑和看书的时候床则成为你的座位,床头柜是唯一的个人收纳空间。

入住方舱的体验就像一个大型的真人RPG,这里的规则跟方舱外的世界完全不一样。首先,你的活动空间是有严格限制的。其次,「钱」的概念是不存在的,这里没有任何交易的市场,每日存活下来所需要的物资只能通过自己1.入院的时候携带进来(衣服,充电器,卫生纸)、2.由方舱一次性或者每日补给(食物,牙刷牙膏,毛巾)、3.跟其他的玩家化缘而来(衣架,洗发水)这三种渠道获得。整个RPG只有一个游戏规则是入院的时候告知的:每天会做一次核酸,连续两次阴性你就可以出院。其他的规则(什么时候发饭,厕所在哪里,在哪里打水,护士站有什么功能,方舱里还有什么其他设施)都需要靠你自己跟其他玩家交流,或者自己去探索。

Unit

方舱里面的有几种角色。「医护」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他们制定所有的规则,所有的问题的最终解释权也归属于他们。虽然新冠本身不需要任何的治疗,但是有的病友本身患有其他的基础疾病,当需要必须的药品的时候还是需要找到医护进行治疗和配药。因为医护人数并不充分,所以医护会提携少数想要参与管理者决策的病友成为「志愿者」。

「志愿者」们本身也是病友,他们也许是因为日子无聊,或者是想要从管理者获得更多的游戏规则的相关信息,或者是纯粹地热爱社会主义制度,于是小部分的病友申请成为志愿者。志愿者一部分的工作内容是负责完成管理层日常的体力劳动工作(搬运和发送物资,组织病友排队做核酸),更高级一点的志愿者角色则会从事一部分管理层的工作(统计核酸结果,决定物资如何进行分配)。我想方舱里面没有志愿者,一定会很难管理好这么多人,志愿者也通过工作充实了他们的日子,对管理层来说是个win-win的管理方式。最令我吃惊的是,有的高阶志愿者因为工作繁重,即使核酸已经多天阴性了还是不愿意结束游戏,选择接着待在方舱里面。

Workers and volunteers

「保洁」负责方舱里的消杀工作,他们不属于管理层,但是因为穿的蓝色防护服跟「医护」非常相似,所以常常会让病友们搞混两者的角色区别。比如你想要去打听一些方舱里的游戏规则或者核酸检测结果,如果遇到保洁,他们会告诉你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你应该去找医护或者志愿者。但是保洁因为穿着跟医护一样的衣服,有时候他们会误以为自己获得了管理者的身份而成为比病友更高级别的角色,做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Entertainment

「羊群」这个词来自Github润学的一篇文章,它的意思是指「在这个社会里面只能服从,随机被铁拳砸中,思想和信息受限,只能感恩的居民」,根据我在方舱里的观察,我把志愿者以外的所有病友归到了这个类别里面。羊群们只能绝对服从所有的规则,如果对规则有疑问,有问题的一定不是系统,而是羊群还会思考还没有被驯化。还好经过几十年的教育再教育,99%的病友来到方舱之前已经学会了充分服从系统。比如下面这些问题对他们来讲已经不再是问题

  • 为什么新冠明明可以在家里自己痊愈,还需要转运到方舱进行隔离?
  • 为什么相当比例的人1.没有症状,2.已经痊愈了,3.病毒传染力已经不在峰值状态了,还需要来方舱?
  • 为什么方舱晚上不会关灯?
  • 为什么核酸结果要隔一天出,然后安排出院要再隔一天,导致即使连续两天阴性的病友需要再等两天才能出院?

我在方舱一共住了四个整天和五个晚上,出院的那天,碰到两个人我问他们在方舱住了几天,他们说一共住了18天。他们在家里的时候完全没有症状,抗原也是阴性,不知道为什么核酸结果就异常了,在转运的隔离站还住了一晚才来到方舱。在方舱第一天核酸测的结果是阴性,结果第二天就转阳了,然后开始发烧,后来退烧,再后来核酸终于转阴,前后历时18天。

  • 整个方舱的居住经历对他们两个人是否公平?
  • 如果不公平,这个社会是否有渠道能去找出不公平的原因,最后对造成这些错误的人进行惩罚,让这个社会成为一个更少不公平的社会?
Bathroom

「无知即是力量」

出院的那天天气特别好,当转运的巴士开出方舱的时候病友还欢呼了起来,这是大家进方舱之后第一次看到阳光。回到家里,上海仍然还在封城,小区也还在封控,买菜还是靠团购。好像五一假期经历了些什么,但是环顾四周,仍然一点改变的迹象都没有。系统还是那个系统,所有得不到答案的问题再去想只会产生更多的问题。未来的某一天,也许深埋系统里的我已经忘记曾经也为这些问题烦恼过,也有可能我已经远离这个系统,所以写下这篇非常主观的日记,分享给那些有选择的人。

Sunbathing

太平洋的西面和东面

最近在旧金山的家忙着卖车和出租房子的事情,因为打算十二月初搬去上海。有时候朋友会问说:「不回美国了吗?」当我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总是没法回答一个「是」或者「不是」的答案,我就会说「可能会先在上海生活一段时间,之后会再考虑是要在哪个国家生活。如果疫情变好,隔离政策不再这么严格,我还是会保持每年几次来回中美之间」。

从去年七月加入现在的公司,过去将近一年半的时间除去两次强制隔离加起来一个月的时间,我在旧金山住了六个月,在北京住了八个月,在上海住了一个月。作为一个大学毕业之后再美国生活了将近十年的打工人,在国内生活工作的经验也算是蛮新鲜的一个体验,「海归还是不归」是身边人一直在讨论的一个话题,今天也想写一下自己的一些观察,分享给读文章的人。

隔离的日子

关于生活

先说一下生活的部分。住在北京/上海大城市跟旧金山/湾区肯定是有一些不同,两边都有各自好的地方和不是那么理想的地方。

住在国内,第一个优势就是离家人近了很多。我的家人住在海南,不管是在北京还是上海,周末飞回家住个两三天再飞回工作的城市不会让人觉得是一个很远的距离。而且爸妈他们从心理上会觉得离你距离近了很多,大家生活在同一个时差,对周边的事情也更加能够有共鸣。所以个人觉得这个是住在国内的最大的一个优势。

海口

除了家人之外,我的观察中美一个比较大的生活方式的区别就是:国内的公共场所的好玩的事情和多样性要比美国多很多。相反,如果一个人更喜欢的生活方式是更注重个人的兴趣和隐私,更倾向于一种比较清净,不易受环境影响的生活,美国会更适合一些。总结一下就是:国内 Public 的地方都会更加高大上,更加多样化,相反 Private 的地方(物理上和心理上)空间会相对更狭小,会更加受到周围环境和身边的人的影响。美国 Public 的地方都看起来土土的破破的,而 Private 的地方(物理上和心理上)能够自由发挥的空间会非常大,可以更加从容地选择自己的偏好。

举个例子,在中国大部分时间大家都住在小区的公寓里,居住的环境和体验不仅仅是关上门自己家里的体验,很多时候也会受到同一层楼里或者小区里散步的邻居,甚至居委会的影响。在美国住在 Single Family House 就不用说了,甚至像我一样住在城市里的公寓楼里,邻居对我的生活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另外一个例子,我的感受是国内大众对「好的生活」的定义更加单一,在写字楼等电梯时候电梯广告常常放得都是「小孩教育」、「瘦身」、「找一个更好的工作」等等让人觉得生活怎么越来越卷的内容。美国的生活相对好一些,虽然湾区房价确实很高,击娃的家长貌似也很卷,不过终究湾区只是美国众多地方的一个选择,不喜欢的话其实也有很多别的可以更加舒适生活的地方。

上海的公寓

写到这里,会想到另一个问题「在国内除了一线城市,别的二线或者三四线城市是不是会好一些呢?」我因为没有在除了北京上海以外的城市生活过,只能根据我平常的观察说说我的观点,我觉得这个答案是「Yes n No」。搬到别的城市自然生活压力不会那么大,但是前面我提到国内的生活「与身边的环境和人的联结会更紧密」,所以搬出一线城市对生活方式相比于在美国搬出湾区,带来的影响会更大一些。所以我觉得在国内选择搬出一线城市会是比在美国搬出湾区更难做的一个决定。

关于生活的成本,大部分软件工程师搬回国内工作都会有一个降薪,身边也有不降薪甚至回国后涨薪的例子,不过终究是少数比较优秀的同行。我的一个观察就是在国内的平均生活成本确实比美国要低一些,如果比较的主要开销是在住房,吃东西和出行这一块。但是,如果在国内要追求一个跟美国类似的生活方式,成本会直线上升而且会超过在美国的生活成本。举具体的例子,比较上海和旧金山的平均房租,平均吃饭的价格,滴滴和Uber的打车价格,上海还是会更实惠一些。但是如果我要在上海住上类似湾区会租到的比较新管理比较好的公寓(甚至是Townhouse或者别墅),要有自己的车(最好是保时捷911),要常常去滑雪去好玩的地方旅游,这时候生活的开销是要超过在美国的生活开销的,即使只是在做一样的事情。

加州的赛道

关于政治

文章还要在国内发,就不展开说了。两边有优点有缺点。一边几乎不可以有不同的声音,而且限制越来越紧,但是城市的建设是越来越好,生活水平也是越来越便捷。另一边是比较自由,上网也比较方便,不过左边一些无脑的平权政策和右边一些越来越抬头的种族主义也是令人沮丧。

关于约会

This topic is worth another whole post. Ping me if you are interested to know more.

外国人

住在美国终究挥之不去是作为外国人的感觉,如果像前面说得生活方式是更多的面向自己和身边的人,那是不是外国人其实对生活的影响就没那么大。反过来,可能国内会更适合自己一些。

关于工作

中美公司的工作文化差别还是蛮大的,除了工作时间以外还有企业文化的不同,这个其实网上蛮多文章都讨论过了。而我自己因为加入的是一家总部在美国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所以体验上跟在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差别并不会太大,所以这个话题也没有太多一手的体验跟大家分享。

所以也还是打个广告,如果有想回国的小伙伴,但又不确定自己是否能适应国内公司的工作文化,我们公司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湾区LA西雅图纽约北京上海都有Engineering Site,工程师平均水平绝对是创业公司里面比较高的,感兴趣的可以留言或者给我写私信。

星选闪电

最后的选择

讲了一通自己的观察,回到自己的选择,说到底都是各有优劣。理想总是比较贪心,希望能找到某种「成年人不做选择,我两个都要」的生活方式。但是鉴于当前严格的隔离政策,这样的生活方式终究难以实现,还是要做个在太平洋的西面还是东面生活的选择。

所以因为女朋友住在上海,十二月开始我要搬去上海了。

California Homes

也许是因为看到 En 总在 Facebook 上分享的他帮忙 close 的一家 Palo Alto 的 Eichler,也许是因为上周五在康老师和海哥新搬进去的 Palo Alto 的房子的后院摘橙子,也许是因为约会的女生问得一句「你家原来是 Condo 呀?」,突然也萌生出了「也许我也可以看看房子」的想法。

「旧金山 Condo」

周六刚好约了半岛的剪头发,看到了这家在 San Mateo 靠近 280 高速的 Eichler 房源,照片看上去风格都是蛮喜欢的,在 Zillow 上约了个房产经纪剪完头发就顺带把车开到了这个叫做 Highlands 的社区看起了房子。房子采光很棒,后院对着 280 西面的群山更是加加分。房产经纪是个白人大姐,人很 nice,聊一聊对湾区的 Eichler 的房子也了解颇多,走之前还碰到了卖方的经纪人来房里放东西。两个人听上去已经认识很久了,卖方是个白人大叔,据他说他经手的 Eichler 已经有 450 来套,也稍微了解了一下 San Mateo 附近 Eichler 的市场行情。

「Kan: 觉得这个车子蛮配这个房子的」

因为第一次来 San Mateo Highlands 这个社区,开车路过的时候被成排的 Eichler 惊艳到了,于是看完房之后把车停到附近的社区活动中心,一个人在社区里转了一圈,沿路拍了许多房子的门面照片。周六的加州天气不能更好了,阳光充足又不晒,穿着一件体恤衫温度刚刚好。看到在院子里做园艺的白人大爷,或者在帮忙改建的小青年,都会停下来打个招呼聊个两句,总的感觉就是「I can totally see I am living here…in some futures」。一个月前的这个时候还住在三里屯 30 平的酒店房间(一共住了四个多月),现在竟然在看将近 200 平的加州房子,实在很难预测生活会把你带向何处。

在搞明白要住在哪里之前,还是要努力工作 keep the choices open

「Kan: 大概是枯山水的概念」
保时捷 912 和甲壳虫
保时捷 912 和甲壳虫,「Kan: 房主品味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