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火车跨过罗湖桥的时候,我们就算正式进入香港了。
旁边来自美国的Exchange Student问我们在哪,是不是已经靠近香港了,我说你看满眼的Traditional Chinese,这里已经是香港了,然后手机就彻底没信号了。
旅途是从T97的硬卧开始的,上一次做硬卧已经是粤海铁刚修成的时候过年所坐的从海口直达肇庆的火车。
上车的时候已经准备好一本《Outliers》已打消漫长的24小时乘车时间。
不过没想到旁边的cubic里有从美国来的大三交换生,他们一行七人五男两女放假从北京去香港游玩。他们有的来自liberal arts school,有的来自Harvard。其中两个华人都是在美国本土出生,其中一个甚至是第一次回中国,所以说话都只能用英文。
感觉很有意思的是,他们旅游都随身带了一箱燕京啤酒,然后吃晚饭的时候就开始喝。之后整个晚上大家都在列车车厢之间喝啤酒聊天,他们说每个周末大家都会出去drunk as much as you can。
当你被抛到一群交换生之间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英语有多烂。
尤其是他们之间会轮流讲joke,我就很悲剧的不知他人所云,只好在旁边喝啤酒。他们还会讨论一些学校里的事情,我就更是云里雾里。然后就会严重的放空,开始想如果他们是一群陌生的中国学生我在旁边我是否又能插上话呢。
当然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地方是他们超迷Chinese Kung-Fu,说成龙是非常重要的人,李小龙的地位在他们心中是跟奥巴马一样重要的,雷…..
因为前一天晚上睡得太少,一夜硬卧倒是睡得很安稳。
接连路过深圳站,广州站和深圳站后终于正式进入香港了。火车沿着东铁线前进,途径沙田,中大,最终停在了红勘站。
红勘站一出来看到的就是香港理工大学和穿着短裙制服的中学生。然后来到开会所在的海景嘉福酒店(Intercontinental Stanford Hotel)确定地址所在之后,就返回伯父伯母上水的住处,也是我这周所住的地方。
晚饭是跟伯父伯母吃的潮州菜,三个人吃得四人套餐,吃得超饱,不过香港吃东西真得好贵。就像那些交换生说的香港的living cost已经不输New York City。
吃完饭之后到中大与高中同学HY汇合,在等她从宿舍到地铁站的过程中,我也在中大到处逛逛参观这个传说中香港最漂亮的校园。
真的得说中大真是很有气质,要说浙大玉泉校区是傍山而建,整个中大就是建在山上的。
因为最近发起的节电活动,所以晚上的校园很黑,但是从山上往山下看,可以看到远处灯火通明的住宅区。HY说她们的宿舍基本上就是海景楼,在山顶,直接可以看得到海。找个白天去验证一下。
他们的工程楼里有一个电梯可以从G层(底层)坐到9层,相当于是快速上山的一个方法。然后最搞得的是有一栋楼,全部玻璃都是彩色的,后来HY说那是他们的化学楼,那些颜色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元素周期表。
汇合之后就直奔红勘站了。
作为一个内地来的游客,维多利亚港是一定要去的啦,从红勘转车到尖沙咀站,除了地铁站右边就是重庆大厦,脚踩着的就是在电影中见过听过无数次的弥敦道。
路过半岛酒店,终于来到天星码头,隔海相望就是香港岛,对面各种高楼林立。
再往下走就是星光大道了,就是那个有很多明星手印的一条路。比较 不一样的是今晚风很大,尤其是在海边,可怜了衣着单薄的HY同学。
然后又转回到弥敦道,就沿着街走啊走,我这次来想买个包包回去给妈妈,毕竟实习攒了一些,可以趁这个机会回报一下。
已经很晚了,明天准备去看一下天坛大佛,晚上还有IUI的reception,睡觉了。
照片:http://www.flickr.com/photos/alunwk/sets/72157623240534847/
Avatar
借着MSRA给每位实习生的赠票,今天下午到华星围观了影史第一票房的Avatar IMAX 3D。
虽然这次看电影只花了来回一共两块二的公交和地铁费用,但我还是得说这部电影绝对是一部值回票价的电影,不论它是否是IMAX。
电影印象最深的一段是当男主角Jake骑着Toruk超级大鸟出现在Na’vi族人面前时。
原本被他害死父亲,拆掉家园的女主角Neytiri,对Jake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转变。
Jake也从族人中叛徒的形象升华成为了救世主”魅影骑士”,最后凝聚所有族人击败了人类的侵略。
因为在看电影之前不小心看过一个水木的标题”坐骑很重要”,这也成为了电影中唯一一处逗乐了我的地方。
其余部分的电影还是很严肃的,起码在画面和音乐上,可以看出来James Cameron和他的制作团队是非常非常认真的。
Jake被野兽追逐跳到瀑布下面的一段,Jake第一次骑上他的大鸟和Naytiri在天上飞来飞去的那一段,和挖矿老大打高尔夫球,这几段场景都非常好地诠释了3D电影的精华。
除此之外,电影无处不在的3D成像显示技术,和iPad似的平板电脑,和所谓直觉式的人机交互方式,我想应该离我们不会太远了。
里面那个可以用手来操纵手的机器人,作为玩具一定很有意思。
角色方面,男主角Sam Worthington有一段跟Terminator 4很像的地方是他都被对方族群视为异类,唯有一个女的觉得他不一样应该相信他。两部电影我都喜欢,他演的也都不错。
女主角Zoe Saldana同样09年上映的两部电影Avatar and Star Trek都是让我激动万分的两部电影。在这部电影里也是性格身材兼具,惹人喜欢。
最后,我非常愿意再看一遍这部电影。
A Beautiful Mind
Princeton很美,精神分裂症很可怕,妻子很伟大,天才也许总是要付出的。
这四句话是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整体感受。
精神分裂症:
片尾当Thomas King来通知John他提名诺贝尔奖时,John问身边的学生是否看得到这个人,一辈子病症都没有离去,他只是选择不去理睬。
形影不离的大学舍友和他永远不会长大的外甥女,还有神秘的政府间谍和满墙的杂志剪纸以期待发现里面暗藏的苏联核弹信息。
“最可怕的事情不是最爱的人离去或者死去,而是他/她根本不存在”,无法分辨现实与幻想的区别,这真的是很恐怖的一种疾病。
妻子很伟大:
John应该很幸运遇到这么一位伟大的女人。
当他对她说出:我是个说话直接的人,让我们跳过那些柏拉图式的爱情对话,我想跟你 have intercourse with you ASAP。她竟然回吻了他而是不给他一巴掌。
看着丈夫在精神病院里被各种点击,住宅后边的小木屋里满墙的杂志和公式,和差点被泡在浴缸里淹死的小孩,她都忍过来了,并且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
电影里最后John在诺贝尔颁奖仪式上致辞的时候说: You are the reason I am,我心里想得是:She definitely deserve this.
一个成功的男人后面总会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
Princeton很美:
目前为止我在荧幕上所见到的美国名校的校园都是非常非常的美丽,这部电影中的 Princeton & MIT也不例外。
附送一个Yale的宣传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2NjYwNzI0.html
引用李开复自传里对另一所Ivy哥大的描述:“我和父母飞到了住在新泽西的姐姐家,并专门到哥伦比亚大学探访。走在哥大的校园里,我们感到惊艳。那就像是梦中的西方学府,到处是罗马式的建筑,许多教室 都是用精细雕刻的大理石搭建的。我们看到了华丽的大理石柱子和栏杆,也看到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人的名字和雕像。哥大的宿舍则是红砖的建筑物,不但古 色古香,而且爬满了常春藤。”
天才:
John Nash对game theory做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现今也已经成为了经济学教材中的必修内容。
可是电影中天才却是坎坎坷坷地走过来,博士期间对原创理论的执着,让他成为了老师和同学眼中的怪咖。
更不要说社交活动了,还有伴随一生的精神分裂症,如果让你选择,你觉得值得么?
题外话:
1.John Nash是在CMU取得本科和硕士学位的。
2.John Nash申请博士的时候他本科导师给Princeton写的推荐只有一句话:”This man is a genius”。
3.John Nash在Princeton入学后不到两年多就以一篇28页的论文拿到了博士学位。
4.关于套磁,想起来bby上课的时候给我们拿TBBT中的一段做例子。这部电影可以参考最后Prof. Nash在图书馆的墙上证明Reimann的时候一位学生跑过来对他说:1.自我介绍,2.我正在学习你的理论,3.我正在创造一个理论以证明…你能不能帮我看看。要点很简单,告诉教授你对他做的东西有了解,并且自己也做了一些事情有自己的思考, that’s all
5.关于Academic,电影一开始John的导师带他来到一个茶室,大家都将自己的钢笔掏出来放在一位Prof的面前以对其做出的贡献表示尊敬,这叫作: Recognition。电影的最后是年迈的Prof. Nash坐在那儿接受大家所递过来的钢笔,我想这就是对做科研的人最大的奖励吧。
6.关于数学,电影第一句台词就是:Mathematicians won the war.
后海滑冰
最近北京的天气是越来越温暖了,穿着羽绒服走在马路上偶尔还会流汗。
因为下周就要离开北京了,赶着这个周末享受了一把生活,跟MSRA另外两位实习生Guwen, Xu Ye去后海滑了一把冰。
其实滑冰场的具体地点是在前海,需要租冰刀20元,200元的押金,然后买15元的门票,那儿有存包的地方。
一开始冰刀鞋发现很难穿进去,穿进去以后觉得很不舒服,以为是因为在地面上的原因,后来发现到了滑冰场后仍然是很不舒服。
下了冰场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寸步难行。因为没有滑旱冰的经验,只好一步一个脚印的往某个方向移动,然后观察周围其他人的滑冰方式。渐渐就可以移动起来了,但是新的问题就是移动稍快之后就非常容易因为减速的时候失去平衡而滑倒。
整个过程简要地说就是,对滑冰难度严重估计不足。期间滑到用手撑地板四次,脚被冰刀鞋磨得不行。
排除滑冰技术太次这点之外,整个过程还是非常愉快的。
阳光很明媚,滑冰的人都满脸笑容,在摔倒前的瞬间高速移动的感觉,都让人心情大好。
另外要提的是现场女生非常多,还有一位穿短裙的MM令我大跌眼镜。
滑冰完后我们到 @Yuancheng 童鞋推荐的后海别院吃晚饭,是藏在烟袋斜街一家很安静的小店,可以吃火锅也可以吃烧烤,从大众点评网上下载了优惠券之后价格变得很实惠。味道还不错,铁板烧烤的菜店员会在旁边现场帮你烤。据说还有许多特色菜,这一次没来得及吃,希望下次有机会再来。
吃完之后又在旁边的台湾小吃再次品尝了蚵仔煎(o a jian),发现后海吃的还挺多的,跟Xu Ye笑说上了大四才发现北京好玩的地方。
也希望下学期能多去不同的地方转转
欣葉
欣葉餐廳是一家在北京吃臺灣菜的連鎖飯店,是當時俊碩還在的時候聽Vincent說的,據說味道很不錯,可惜一直沒有機會去。今天恰逢元旦連休三天,公司和宿舍附近的餐館已經吃太膩,遂決定叫上閃電嘗嘗欣葉的臺灣菜。
上大眾點評查了查,發現口碑還是很不錯的,跟口碑成正比的還有它的價格,大家寫的人均價就沒幾個小於一百的,猶豫了一番後還是決定去嘗嘗鮮。
我們兩個人點了五個菜,剪豬肝、三杯雞是點評網上推薦的,蚵仔煎也是一定要點的,另外一個素菜和一個涼菜名字我都忘了, – -b
關於蚵仔煎,前段時間開復老師在他的微博上大贊蚵仔煎,號稱是他唯一一個願意吃的帶豬油的食物。
整頓飯的味道還是比較贊的,首推蚵仔煎,我非常喜歡,但至於正宗不正宗我就不知道了,呵呵。
其次剪豬肝也不愧為網友推薦好菜,口感和味道都是一流。
整個店的裝修也非常不錯,很適合男生和女生的約會。加上他們家上菜非常的慢(我們吃的時候基本上桌子上始終維持一盤菜),兩個人在吃飯過程中還可以聊聊天,讓彼此互相多瞭解一下對方。
至於缺點,如果不算上菜慢的話,就是價格並不很學生,我們兩個人五個菜人均一百出頭,五個菜吃的還是很飽的。如果三到四個菜的話,可能會好一些。
總的來說還是五星推薦。
但是我猜俊碩並不會很喜歡這個餐廳的臺灣菜,因為感覺爲了適應當地人的口味廚師有刻意加重菜的味道,所以並不會喜好清淡的臺灣人所讚賞。
就像閃電說的,如果這個蚵仔煎不蘸醬油的話會更好吃。說起俊碩,那天在Engadget看到一個在捷克的臺灣留學生所拍的課堂作業影片,題目是介紹自己的國家(or地區)。
其中有一段拍攝的是臺灣學生聯誼會上女生抽男生機車鑰匙的遊戲。
我把這個視頻發給俊碩看,他大呼那是騙人的^_^
一是女生沒這麼多,二是女生沒這麼好看,三是現在都沒人玩這個遊戲了。我說是不是因為我們是學計算機的,所以在這方面比較悲劇一些(女生少,社交少)。
總的來說,我還是很神往臺灣的學校的,可能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受到痞子蔡小說的影響。
第一次親密接觸,榭寄生,回眸和夜玫瑰,都或多或少地提到了台南的成功大學。他筆下那種簡單的臺灣校園生活和純樸的戀愛關係真的是讓我百讀不厭。
我新年的願望之一就是今年暑假在赴美之前能夠去臺大朱浩華教授的UbicompLab實習。
PS:我現在這裡有兩張欣葉一百返二十的代金券,誰有興趣的話可以聯繫我。
Argentina Tango
最近在希格玛后面的ATer学习Argentina Tango。
周三杠上了第一节课,学习了基本步伐,要点记住的就是一个:重心前倾。
其实应该是很自然的往前走,但是从两面的大镜子看到自己,就不自觉地紧张起来,呆呆老师一直说:放松放松。
双人搭配的时候感觉和交谊舞很大不同。
不像之前的百分之五十身位的交叉,AT需要两人完全面对面,并且重心前倾,男生的右手(女生的左手)完全搂住对方的后背,男生的左手(和女生的右手)自然搭在身体旁侧并且需要给予对方压力。
结果就是两人需要贴得很紧,否则整个前倾的上身重量完全压在双脚上会很累。
Argentina Tango本来就是一个很性感的舞蹈,从网上找了两个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IyMjcxOTY=.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1Mjc0MjQ4.html
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达到他们的境界!
12-16 申请小结
12月15日是一个坎,北美许多高校(尤其是PhD Program)都喜欢把deadline放在这一天。
下个星期北美高校就进入winter break了,所以之后再有deadline过后就要到一月份了。
由于时差的关系,到了中国这边deadline就变成了16号的中午,所以题目的日期是16号。
这两个星期一共提交了7所学校的申请材料,其中光是前两个晚上就提交了4所。
最后时刻放弃了Berkeley的EECS,打算申请明年deadline的iSchool。
准备接下来的两个星期完成另外7所deadline在明年的学校的网申。
这十来天的平均睡眠时间都大概在5个小时左右,有时候还是早上6、7点的时候从研究院出来回大运村,睡到中午下午又接着回公司干活,然后晚上搞申请的东西。
怪只怪自己之前太懒散,不好意思A班的XDJM,没能参加今天的聚餐。
其实一直折磨我的就是修改essay,这中间当然要非常感谢Dong Xin JJ,不是她每天的短信,相信自己实在很难坚持下来。虽然最后仍然还不能算上是完美,唉~
不过我也比较满意了,提交之后就不要再纠结了,接下来应该进入申请的下一个阶段了。
比较高兴的是,公司的project貌似突然变得有意思起来,要好好做,不能辜负了Xing的推荐信。
二月份已经定下来去香港开IUI’10,这两天一直在看尖沙咀附近的旅馆。
期待自己的第一次香港之行,应该会待一个星期左右(2.7 ~ 2.12),非常欢迎愿意同行的同学。
这两天有一个感觉就是,2010年就要到来了,没想到本科的最后一年(2006 ~ 2010)就要来了,发现新年愿望还蛮多的 🙂
Time
时间比金钱更重要,半夜了别在网上闲逛。
谨以此文自律。
Papers
My research interest mainly lies on three part
1.HCI part: CHI, UIST, DIS, IUI, CSCW
2.Ubicomp (HCI ∩ AI) part: Ubicomp, Pervasive, IEEE Pervasive Computing (magazine)
3.AI part: AAAI, IJCAI
Should keep reading papers published on above conference and magazine
PhD's blog
PhD1
Zhiting Xu: http://pages.cs.wisc.edu/~zhiting/
本科复旦,三年毕业。现在就读于Wisc-Madison,研究方向机器学习,博士二年级(据我从她的博文里有关生日的文章分析,她生日应该是87年的)。
博客1: wshxzt的北美生活 http://wshxzt.ycool.com/
博客2: 大梦谁先觉 http://wshxzt.spaces.live.com/blog/
PhD2
Dahua Lin: http://people.csail.mit.edu/dhlin/
本科中科大,后于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毕业,现在于MIT CSAIL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为计算机视觉,81年出生。
博客1:笑对人生,傲立寰宇 http://dahua.spaces.live.com/blog/
博客2:笑对人生,傲立寰宇 http://dahuasky.spaces.live.com/blog/
两个人的blog我follow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了,尤其是他们暑期到微软Redmond研究院做实习生的时候,我还开玩笑跟身边的人说我follow的两个PhD到同一个地方实习,然后看他们更新关于实习的不同故事。
没想到今天看到Zhiting的一篇日志才发现原来他们在实习的时候就认识了,当时还找Dahua帮她标数据来着。文章里将Dahua称为 :在vision/machine learning中已经成为一个传奇,就像他的blog名字一样。
从他们的blog中可以看到美国顶尖计算机学校的中国留学生生活,也可以看到字里行间对于研究的执着与喜爱。那正是我所向往的生活,写文章,参加学术会议,暑期去企业里实习,只是自己还差得太远,是太远。
这几个月来在bby & MSRA被各种完虐,当然是心理上的。身边的同学已经submit完了所有学校,我还在为修改12.1 Deadline的PS头疼,还在为研究院的project下一步如何进展感到焦虑。
就像DXJJ说得:你对HCI了解得还是太少,就像Landay说得:我们希望要做出一些成果的学生,就像Kun哥说得:最牛的人都是最专注的,就像Ma Yi说的:搞科研最重要是三个单词, Passion, Passion, Passion!
不够专注,找不到Passion,晚上睡觉辗转反侧的压力,这正是我现在状态的真实写照。
但是比较庆幸的是,自己可以改变的事情还很多,做事情需要更加专注,尽可能我所能改变的推向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