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ter Dreamin’

“All the leaves are brown and the sky is gray
I’ve been for a walk on a winter’s day yeah
I’d be safe and warm if I was in L.A.
California dreamin’ on such a winter’s day”
– California Dreamin’

去年三月,在 Tony Wen大爷的怂恿下一冲动买了 Mountain Collective 和 Tahoe Local 两张滑雪季票,两张加起来将近 1000 美元的季票涵盖了欧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一共 29 个雪场。
现在雪季过了一半,回头看从感恩节 Lake Tahoe 雪场雪季开门算起,只有三个周末不在雪场,其中两个周末在外地旅游,剩下一个周末因为 Tahoe 暴雨把原来已经订了的酒店行程全都取消才没有去成。这个雪季开始滑 Snowboard,两个周末摔得次数已经超过过去两年我滑 Ski 摔得次数,常常摔了以后一个人躺在雪场的滑道上看着蓝天,静静地思考着人生,「我从哪儿来,我又该往哪儿去」。
11/27 – 11/29 Thanksgiving – Los Angeles
感恩节长周末公路旅行去洛杉矶,在韩国城吃吃喝喝了两天,就差去韩国城的 KTV 唱歌了。有一天下午下雨刚停,在 West Hollywood 随意逛逛逛到了徕卡的展览馆,给自己先定个小目标,公司 IPO 以后买一台 Leica Q Type.
12/3 – 12/4 Northstar – Skiing/Snowboarding
一辆车四个「男」赌徒周末滑雪的行程,滑雪小木屋神马的根本就不是重点好伐。住在 South Lake Tahoe 离 Northstar 太远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住在赌场里穿着拖鞋下楼就可以打扑克,刚 Buy-in 坐下桌子,flop 到了 flush,别人拿着 pocket pair 中了的 set 跟你 all-in 才是整个周末最值得回忆的时刻。
12/12 – 12/13 Mt Rose/Northstar – Skiing
Sean 生日快乐,祝你在 Skiing/Snowboarding 双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Park 越跳越高,有公司愿意放两个月给员工去到处滑雪也是让我很有启发的一件事情。
12/19 – 12/20 Kirkwood – Skiing
星期五公司年会喝得有点多,星期六爬不起床,那就星期天当日来回好了。
12/24 – 12/25 Kirkwood – Skiing/Snowboarding
圣诞节在加州不滑雪要干嘛,在加州海滩晒太阳么?一车里有一个上海男生和一个台北男生,整个旅途真地就完美了,看看眼前的一桌菜你就明白了。
12/31 – 1/2 Snowbird/Park City/Canyons, Utah – Skiing
新年长周末不去外州滑雪要干嘛,去 Lake Tahoe 滑雪么?Snowbird 精致的 The Cliff Lodge,价廉物美的食物,让我想起了在北海道留寿都室内有着旋转木马的 Lodge。艳阳天在 Snowbird 满山找粉雪,大雪天在 Park City 满山刷 Powder,滑着滑着 2017 年就来了。
1/7 – 1/8 San Francisco
Lake Tahoe 下着大暴雨,提前预定的租车酒店,都在周四全部取消了。不去滑雪在家里煮鸡汤打扫卫生,晚上再约一群人去同事家里玩 Oculus Rift,工程师们的生活就是好容易满足。
1/14 – 1/16 Northstar/Heavenly – Snowboarding
连续滑了两天 Snowboard,摔倒了疼得站不起来的时候,就躺在雪道上看着蓝天白云,静静地思考着人生。
1/21 – 1/22 Las Vegas
What happens in Vegas stays in Vegas.
1/28 – 1/29 Squaw Valley – Skiing
这个周末的标题叫做「宝宝心里苦」。过年计划去 Tahoe 最豪华的 Squaw Valley 感受感受,在距离雪场 20 分钟车程的 Tahoe City 租了一个小木屋,心里想着吃着饺子火锅过新年。
心里苦第一波,因为过年华人超市周五晚上全部提前关门,本来计划的火锅底料,肉片,蔬菜的采购计划完全泡汤。
心里苦第二波,周五晚上 Sacramento I-80 迷之堵车,抵达小木屋已经半夜一点多。Tahoe 因为多日积雪,我们站在小木屋门口完全不知道门在哪里,钥匙在哪里,犹如密室逃脱一般,一干人用手套挖雪,用 YouTube 视频查如何开放钥匙的密码锁,半个小时后总算是找到钥匙。
心里苦第三波,打开房门以为终于可以洗洗睡了。结果停车的时候,一辆挂着 Performance Tire 的后驱宝马 435i 一马当先尝试开进小木屋门口的空地,结果因为空地积雪未干,又附带硬硬的冰,435i 完全无法动弹。旁边的宝马 X3 和奔驰四驱 C300 车主一脸震惊,两辆四驱车只能看着一辆后驱堵在停车空地。最后也不知道我们怎么把 435i 移动了几米,总之铲冰铲雪,扑雪链,人力推车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435i 才以 45 度角勉强让出一个半的车位让 X3 和 C300 钻进来。一看表已经凌晨四点,几个人在屋里干了杯啤酒吃了碗泡面,决定明天还是晚一些去雪场好了。
心里苦第四波,Squaw 过年迷之人满为患。说好 20 分钟的车程,我们硬生生开了一个半小时,因为昨晚的事故十点起床十一点出发的我们到达雪场已经十二点半。好在不幸中的万幸,雪场门口的停车位已经有人开始离开了,我们才把车停好准备开始滑雪。想着 Squaw 反正可以滑夜场,我们从一点滑到七点也算是值回票价。
心里苦第五波,Squaw 因为 Tahoe 连日大雪,电力故障一直没有修好,所有夜场滑雪都暂停营业。四点缆车就按时停止运营,打烊送客。
心里苦第六波,周日回家 I-80 迷之超级堵车,五点钟出发的我们最终半夜十二点半才抵达三藩。同行有生以来第一次滑雪的小伙伴 couple 表示这项运动不太适合他们。
其实除去以上遇到的一些小插曲,在 Squaw 两天滑得还是非常开心的,连续下了两个星期的雪,周末又是「大蓝鸟」天气,气温好,能见度高,没有风,雪又超级软,跟孔哥在雪场从最西边的缆车刷到最东边的缆车,从前山跑到后山又跑回前山。还有机会遇到了从纽约坐飞机来 Lake Tahoe 滑雪的小伙伴,想想加州的生活还不错。
2/4 – 2/5 Northstar – Snowboarding
「空」
至此这个雪季在雪山上的天数为 14 天,目前为止在公司的请假天数为 0,除了周末以外美国的公共假日一共只放过 4 天假,可以说是 「Work Hard, Play Harder」么?
Continue reading “Winter Dreamin’”

在北海道滑雪 (一)

California to Hokkaido

2016年1月1日,小夜开着他的白色途锐,我俩在从旧金山去Lake Tahoe滑雪的路上。这是我第二次向小夜提起去日本滑雪的计划。「我们可以吃拉面,泡温泉,加上北海道的香槟粉雪,将会是完美的滑雪之旅」,我提议道。「我想想,刚好今年我想回家过年」,小夜回答道。
29天之后,2016年1月30日,我和小夜走出从东京直飞札幌的全日空客机,踏上了北海道的土地。

Heavenly
加州Heavenly雪场

从新千岁机场往外望去,是一望无际白茫茫的雪景,视线尽头则是连绵的雪山。这趟行程我们已经决定不租车,完全依靠公共交通。计划是第一天在二世谷(Niseko)滑夜场,第二天在二世谷滑一个整天,第三天搭巴士去留寿都(Rusutsu)滑一整天,第三天晚上我返回札幌而小夜第四天一个人还要去喜乐乐(Kiroro)滑一整天。
我们在登上巴士的时候第一次见识到了北海道服务人员的热情,巴士开走的时候工作人员都会站在原地挥手送别乘客,仿佛在提醒你在北海道要玩得尽兴。
Moiwa Lodge Shuttle
旅店巴士

Moiwa

北海道雪场中最有名的要数二世谷。据说二世谷一开始除了日本人之外,只有偶尔来自香港和新加坡的雪友会拜访。直到其大量粉雪的秘密被澳大利亚人发现之后,西方游客才涌入这个滑雪度假小镇。

Annupuri
夜滑二世谷

大家所熟悉的二世谷其实有四个雪场组成,分别是Annupuri, Grand Hirafu, Niseko Village, Hanozono,四个雪场之间有雪道互通,而且一张联合雪票就可以滑遍四个雪场。除了四个联合雪场之外,二世谷西边还有一个Moiwa雪场。相比于联合雪场,Moiwa游客显得少了许多,这次我们下榻的胶囊旅店就在Moiwa缆车的下方。
Lodge Moiwa 834是我们这次下榻旅店的名字,这也是我第一次体验胶囊旅馆。除了超级整齐干净的房间之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超级友好的店员。
Moiwa 834
Moiwa胶囊旅馆

旅店有面包车每日接送住客往返于雪场和温泉之间。开巴士的小哥跟我们年纪相仿,英文不太流利,不过交谈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他说他从小就在二世谷长大,夏天不滑雪的时候就在北海道种植土豆。我想起来北海道之前,Uber同事Carl说他去年来北海道学习滑雪,他的教练夏天的职业也是种植土豆。他说北海道盛产土豆,你们来北海道一定要试试看。我问他说,在二世谷长大可想过要搬去大城市生活,他说他觉得大城市里人太多,在这边生活刚刚好。他跟我们说二世谷联合雪场的游客很多,他更喜欢Moiwa山,这边人少,雪况更好。我心想,这次在二世谷没有来得及体验Moiwa山,下次一定要拜访。
说到超级有好的店员,最后一天早上我们要一早赶去Annupuri搭乘去留寿都的巴士,前台爷爷听到我们的计划后,决定提早半个小时为我和小夜准备面包车。出乎意料,司机是第一天就见到的老板娘姐姐。 我问老板娘说听你的口音,比其他日本人好许多。她说她原来在加拿大读书,毕业之后新加坡工作,今年是这个旅店开业第一个季度,所以公司派她回来打理生意。她自己也是滑雪爱好者,趁着这次机会可以在二世谷待一个冬天,帮助公司开辟新生意,也可以尽情享受北海道的粉雪。听完工程师们表示非常地羡慕。
Niseko
二世谷下不停的粉雪

Annupuri, Niseko United

未完待续……

一周一张照片

今天是2016年的第8个星期天,今年的一个 resolution 是希望提高自己用图片说故事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提高自己的拍照水平。将愿望转换成行动,我计划每周在 National Geographic, Flickr500px 几个摄影社区上传至少一张照片,同时每张照片会附上我想表达的故事。
最后,我会把更新的照片贴到这篇博客里来。也欢迎你看一看我的 Instgram 账号
Keelung Miaokou Night Market
Week:9
拍照时间:04/16/2016
上传时间:06/26/2016
地点:Keelung, Taiwan
相机:iPhone 6S
标题:基隆庙口夜市
描述:人们在奠济宫前祈祷,有名的基隆庙口夜市就是围绕这个超过一百年的寺庙建起来的。
Taipei, Taiwan
Week:8
拍照时间:04/15/2016
上传时间:06/25/2016
地点:Taipei, Taiwan
相机:iPhone 6S
标题:台北
描述:一条台北市东区的小巷。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m5 preset
Week:7
拍照时间:04/04/2016
上传时间:05/03/2016
地点:Park City Ski Resort, Utah
相机:iPhone 6S
标题:Park City Ski Resort
描述:四月犹他的艳阳下,雪场已然是 Spring Condition。站在 McConkey’s 快速缆车的顶上往下纵身一跃,算是给这个雪季写下快乐结局。
Breckenridge, Colorado
Week:6
拍照时间:01/10/2016
上传时间:03/27/2016
地点:Breckenridge Ski Resort, Colorado
相机:iPhone 6S
标题:Whale’s Tail, Breckenridge
描述:Breckenridge有北美最高的缆车Imperial Express,上到山顶之后不立刻随着他人滑下,反而是往侧边走上一段路,才来到Whale’s Tail。相比于缆车下的雪道,巨大一个Bowl只有零星的几个Skiier,有种人山合一的感觉。
Omotesando Hills, Tokyo
Week:5
拍照时间:02/04/2016
上传时间:03/20/2016
地点:东京,日本
相机:Canon EOS 6D
标题:表参道之丘
描述:表参道是我见过最漂亮的商业街,各大品牌的建筑都出自大师手笔。这个表参道之丘位于表参的中心地带,由安藤忠雄设计。室外是不太起眼的三层楼建筑,进去之后才看出来整个建筑往地下延伸的空间。楼层之间走廊旋转而下,可以从顶层沿着走廊走到底层而不需要搭乘电梯。走廊墙上贴着许多东京街拍的照片和照片中人物的故事,或者是独立艺术家,或者是机车骑士。配合轻缓的背景音乐,瞬间爱上东京这个城市。
The Wall, Kirkwood
Week:4
拍照时间:03/12/2016
上传时间:03/19/2016
地点:Kirkwood Mountain Resort, California
相机:iPhone 6s
标题:The Wall, Kirkwood
描述:Kirkwood最著名的the Wall缆车。
Otaru
Week:3
拍照时间:02/04/2016
上传时间:03/14/2016
地点:小樽,北海道,日本
相机:iPhone 6s
标题:小樽船见坂
描述:小樽就如岩井俊二写给世人情书所用的信纸。
IMG_1035
Week:2
拍照时间:02/02/2016
上传时间:03/02/2016
地点:美瑛,北海道,日本
相机:Canon EOS 6D
标题:三本の木
描述:白雪覆盖的农田,叶子已落光的树木,独自开在乡间公路的自行车,北海道印象。
IMG_1156
Week:1
拍照时间:02/05/2016
上传时间:02/21/2016
地点:东京,日本
相机:Canon EOS 6D
标题:东京塔
描述:照片摄于以夜生活闻名的六本木区,夜幕下橙红色的东京塔格外耀眼。

Google China 到 Bay Area

今天参加了开复老师在旧金山的一个小型晚餐聚会,不多的参会者里面见到了在湾区各个最火热创业公司的最优秀的一些中国工程师,不乏一些当年 Google China 的早期人员。
其中 Q&A 环节,有人问道:您最喜欢的创新工厂投过的公司是哪几家?开复说道:Face++ 是其中之一。我当时坐在开复旁边,说道:是 Tang Wenbin 做的那家吗?开复嘿嘿回道:怎么,Tang 是你同学吗,后悔当年没有创业吧?我说:Tang 只是我同学(Bin S.)的同学,因为一届的所以当年大四申请的时候有耳闻。我接着说:不过,其实一年前左右加入的 Uber,所以也并不会太后悔,应该还是有机会能够回乡下种种田的。
有人说开复老师帮助中国的大学生(尤其是计算机专业)做了三件大好事,他现在非常感谢。一、来中国开办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当年也可以说是出国留学的黄埔军校。二、来华开办了 Google中国,提高了整个中国工程师的待遇水平。说话的童鞋当年在微软中国就职,说工资是大概100K+RMB水平,Google 一来,直接拔高到200~300K。三、开办创新工场,让中国最顶尖大学的最好学生意识到,其实创业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那之前,大部分创业者都是二三流学校找不到工作,只好出来跑出来创业。是创新工场鼓励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大学生纷纷投身创业的热潮。
我接下话,说自己当时大四(2009年)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的时候,同组有一个清华的学长 Yukun。当时 MSRA 还在北航南门附近的希格玛大厦,每天实习的日子除了读读论文,抢抢水果,就是跟 Yukun 打桌球。其实每次 Yukun 都是胜我,照理说总是赢球应该觉得没太大意思,但 Yukun 还是每次都接受我打桌球的邀请。打桌球的时候,我们聊的话题不外乎出国留学,和创业。Yukun 一直都想创业,所以当 09年下半年创新工场成立,Yukun 准备毕业求职的时候,就奔着创新工场去了。后来友盟成为国内第一家上线的移动应用统计分析服务,前两年的时候被阿里巴巴收购
开复听到 Yukun,马上哈哈大笑说,他还记得当时为了说服 Yukun 的太太“允许” Yukun 创业,但是行程因为排得太满,只能在下榻的酒店里房间里跟小两口走心交谈,Yukun 才获得太太的首肯。
我问了开复一个问题:现在 Uber 在国内招人,总是比较挑战的一件事情,当年 Google China 是怎么做到的。旁边一位当年 Google China 的工程师说:当年 Google China 招人几乎就是一场艺术,一场秀。开复当年去清华演讲,没有见过外国公司来中国招人,有 3000 个学生到场,最后离开的时候两边的学生还在不断问问题。开复也说,Google 当年真的比较特殊,尤其是 Google 很酷的品牌,今天再火热的科技公司也难以复制。
当年 Google 06 年入华,恰逢我大学入学,还记得当时 Google 的品牌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明星。也是我大一的时候,加入北航的 GoogleCamp 社团,开始使用 Gmail,对开源软件和互联网产业有了非常初步的认识。大二的时候去参加过一次 Google 中国组织的开发者日,听 Google 工程师的 Tech Talk,那天提到了 Maps 和 App Engine 的 API,还在雏形中叫做 Android 的平台,和 Google 对开源的贡献,只觉得 Google China 的员工很优秀,是距离自己很远的一家公司。
阴错阳差,当年大二时觉得遥不可及的 MSRA 和 Google后来也都幸运地亲身体验了一下实习生的生活,毕业之后在很小不大不小比较大的创业公司里都尝试了。今天竟然能够跟当时一批 Google China 的早期员工坐在一桌吃饭,听他们和开复谈及当年的趣事,实在不觉得匆匆之间将近十年就这么过去了。
后来 Google China 离开了中国,早期的一批员工反而在离开 Google 之后,或者创业,或者成为投资人,或者远渡重洋来到硅谷成为这家那家创业公司的早期员工,继续在科技行业里翻腾和闪耀着。

2015 Puerto Rico Workation

想像一下一次不去旅游景点的度假,而是整日待在与世隔绝度假村似的别墅里,与同事一起从早上工作到晚上。
Puerto Rico
Puerto Rico
不去 TripAdvisor 或者 Yelp 上搜索到的餐厅吃饭,而是大家一齐开车去附近的沃尔玛超市买来各式食材,然后自己在厨房烹饪,菜式则由每一天来自不同国家的主厨决定。
Puerto Rico
Puerto Rico
吃完晚饭或者是一群人坐在桌边,配上同样是在沃尔玛买的廉价红酒一起聊天,分享故事。或者是开一瓶啤酒,在度假村的海滩上边行边饮。
Puerto Rico
跨年的时候并没有加入狂欢的 party,而是每人拿着一小杯香槟酒在另一个团队住宅的屋顶上倒计时,一起边盯着浏览器上全世界的实时乘车数据,一起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夜晚走在波多黎各的巷子里,前方音乐传来,街道上挤满了人,都在伴随着音乐舞动,不论是认识还是不认识的,会跳的还是不会跳的。Salsa 是舞蹈,也是这儿人们的交流方式。
Puerto Rico
租一条小船出海,头顶着蓝天,周围是碧绿的海水,一起一伏的小船要靠望着远处海平面才能避免晕船。小船到了目的地之后,大伙儿直接从船上跳入海里,透过潜水镜静静地观察水底下的珊瑚礁群。
Puerto Rico
Puerto Rico
这是一次很不一样的旅行,是我第一次跟来自各个国家各个文化的同事出行,没有人看过什么所谓的攻略,住的地方临行前三天才定下。我们几乎一个景点也没有拜访,但是谁说我们一群人在路边一家有着 Wi-Fi 的墨西哥餐厅边吃边喝边写程序不尽兴呢。
十天的行程,我们认识了这个消费美元但是说着西班牙语的小岛,习惯了被我们称作“小岛时间”的就餐节奏。我们则收获了友情,完成了一个在全公司面前获得掌声的项目。
Puerto Rico
回到旧金山之后,好几天回不过神来,时时想念着那十天脱离于日常工作的简单心态。于是许下一个愿望,如果有机会创业,我也要带着我的伙伴们到一个与生活的城市毫无关系的环境下“创作”。

2014年旅行回顾

现在是2014年圣诞前夕,我和 Ronghui 住在加州北边靠近俄勒冈州,海岸线边上一个叫做 Eureka 的小镇。预计我们在这儿住到星期六,之后开车回到旧金山的家。周日一早我会乘坐飞往波多黎各的飞机,在那里和一伙同事工作一齐工作十天并且迎接新年。
回头看看这一年,除了七八个待在 Lake Tahoe 雪山上的周末之外,或短途或长途也去了好几处不同的地方,因为 Airbnb 在旅行的同时也有机会跟背景与自己完全不相同的房东交谈,体会颇多,在这里写一篇博客,回顾这年的“出走”体验。

Venice Beach, CA

六月底是今年的一个分水岭,我离开了待了将近两年的 AVOS,跳槽到 Uber。上半年三月份雪季结束之后,就一直纠结于要不要换工作,然后边工作边面试。这段时间自然没有太多机会“出走”,倒是趁 Snapchat 面试的时候来了一个洛杉矶周末游,在好莱坞和 Venice 海滩各住了一晚,吃了一顿海南小吃和一顿陕西小吃,最终仍觉得湾区还是比 L.A. 更适合自己,所以没有想太多就把 Snapchat 的 offer 推掉了。
Hainan Street Food

Yosemite, CA

五月 Memorial Day 的时候和 Kong 去优胜美地野营了一次,夏天长周末,优胜美地景区人真是不能更多了。也不知道 Kong 是如何在野营的两个星期前订到了营地,完全没有露营经验的我只好在湾区各个户外运动用品店寻找出租露营必需品的地方。结果还是挺满意的,半夜睡在帐篷里的睡袋里,早晨醒来看到斑驳晨光从树林间落下的感觉是特别的清新。

Lake Tahoe, CA

八月底,在网上看到 Lake Tahoe 夏天在湖上 Paddling 的宣传广告,觉得照片特别帅,加上去 Lake Tahoe 滑雪这么多次都没有认真的在湖边玩过,于是叫了几个小伙伴,在湖边订了一个 Lodge,趁着周末就开车去了。夏天 Lake Tahoe 就是水上运动的胜地啊,Kitesurfing,Kayaking, Water Motorcycle, Paddling 等等都可以在这里看到。住在湖边的好处,就是夜晚吃完晚饭可以走到沙滩上躺在躺椅上看天上的星星,躺着够久还可以看到零星划过夜空的流星。
Paddling Lake Tahoe

New England – New Hampshire, Vermont, Massachusetts

十月初,跟 Ronghui 飞到波士顿,在麻省,新罕布什尔和佛蒙特三个新英格兰州进行了一场赏秋之旅,整个旅途是亮点满满。先是在波士顿跟仍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老友 Yan 相会,下着秋雨的波士顿是有一点凉意了(要知道十月份是旧金山的盛夏呢!),但 Dunkin Donuts 的咖啡可是暖洋洋,因为得知 Yan 吃完早餐正准备去 Prudential Center 的 Tiffany 专柜订购订婚戒,准备要跟他已经爱情长跑 N 年的女友求婚了。Ronghui 来美国一年半了,这是第一次来到东岸,感慨道 Newbury 街上的小洋房和旧金山的 Painted Ladies 风格还是差别很大的。
回 Dartmouth 的时候并没有住在 Lebanon – Hanover 地区的旅馆,倒是在河对岸 Vermont 的树林里找了一个蒙古包式的房间,房间里还有一个真正烧着木柴的烤炉,房东大姐还给我们示范了一下如何点火,和如何正确的控制火焰的大小。早晨在树林间醒来,晨雾弥漫的感觉就像是童话故事里小红帽或者白雪公主迷失于其中的树林。那天在新罕布什尔的看到最美的红叶并不是网上推荐的哪一条高速公路,而是太阳下山前十分钟一个不知名村里人家后院的湖边。我们看后院没人把车靠路边一停,就跑到湖边照相去了,拍了几张照片之后,太阳就应声落山了。
Vermont Woods
New Hampshire Foliage
在从波士顿飞回旧金山的前一晚,我们住在麻省西边的一个不知名村子的农场里。屋主是一个中年夫妻,两个小孩都在西海岸的里德学院读书。农场房子周围方圆好几百米都是玉米地,或者是养了牛的棚子,真是做到夜不闭户了。住在农场的时候,我们还得以有机会跟女场主聊了聊天,得知原来她其实是个艺术家!只是二十年前和她现在的老公(是个作家!)在结婚的时候因缘巧合搬来麻州,然后又因缘巧合以超级低的价格买下现在这栋房子,之后一住就是很多年。人生都可以是简简单单的嘛,干嘛这么拼呢。
Massachusetts House

Los Angeles, CA

感恩节和 Kathy/Chao 夫妇,Kate/Henry 夫妇,一共六个人来了个洛杉矶中餐吃货之旅,不到三天早餐中餐晚餐夜宵大大小小吃了十多顿的饭。吃的食物囊括并不限于,海南小吃,陕西小吃,北京烤鸭,川菜,港式甜点,台式早餐,上海生煎包,非常贵的日式料理。下榻的地方是 Long Beach 一个观景超好的公寓里,房东是一对中年夫妇,其中太太是日本人,特别热情,来自于富士山脚下一个叫做御殿场的观光城市。公寓里被夫妇布置的特别清新,各处都摆满了植物,感觉家具和房间之间多了一分互动产生的活力。
Long Beach Apt

Lake Tahoe, CA

然后十二月雪季就又开始了,一上来就连续去了三个周末,疲惫的不行。令人可喜的是今年 Lake Tahoe 的雪比去年同时候要好许多,而且今年去滑的时候对蓝道已经没有任何兴趣了,更陡的黑道和征服雪包才是新赛季的任务。
I-80
Double Black Run at Kirkwood

Eureka, CA

现在是圣诞前夕,我和 Ronghui 会在加州北海岸的一个小镇里住几天,试一下租来的手动对焦的卡尔蔡司镜头,也许还会写写公司的代码,争取提交几个 diff,或者完成今年想读但是还没读完的书,或者准备一下下个星期就要开始的波多黎各之旅(买泳裤!),总之就是完完全全的慢下来,准备迎接一个更加充满期待和挑战的 2015 年。

周三晚上的奔驰司机

奔驰司机是中国大叔,操着不轻的中国口音用英语跟我说:

在美国,即使赚不少的钱,有不错的房子,生活仍然挺无聊的。

奔驰司机有老婆,有三个小孩,十年前来美国的。

刚来的时候,觉得美国哪儿都好,任何事情都挺 reasonable 的。现在不行了,这个国家就像下沉的船。

奔驰司机苦口婆心劝我。

你应该回中国,我每次回国都觉得很开心。你回去以后,可以赚比这边更多的钱,你可以有很多很多的女朋友。

我问奔驰司机你开 Uber 多久了,他说今晚是他第一晚,我是他的第四个乘客。

我想开一个 TNC,Transportation network company。听说买两辆车,雇两个司机,一年轻轻松松就赚上 200K 美元。于是我想自己先开开看,到底是不是真地能赚这么多钱。

奔驰司机听到我父母还住在海南。

司机:你多久回国一次?
乘客:来美国四年了,回过两次,想明年一月二月再回一次吧。
司机:准备在家待多久?
乘客(想了想):两个星期吧。
司机:两个星期!?太短了,要待久一点。
乘客:是啊,但是要看公司能不能放那么长的假啊。

「两个星期」确实挺短的,我心想。
 

当我们谈论工作时,我们谈些什么

Uber Icecream
我在旧金山帮在北京的女朋友叫了一个 Uber 冰激凌

Uber Icecream
十分钟之后,她收到了我从地球另一边给她叫的冰激凌

今天早上读完了雷蒙德·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于是晚上想写篇博客。
最近在社交网络上看到许多关于「在 X 互联网公司工作的体验」的文章,其中内容无非是:「食堂特别好吃」,「办公室特别的 fancy,员工福利特别好」,高端一些的答案包括:「同事特别优秀」,「可以学习到许多知识,工作上用到的技术」。看到这些答案,觉得特别有意思。
最近刚从 AVOS 跳槽到 Uber,如果问在 Uber 的「工作体验」,我只用一个词来形容:

影响力

Uber 的产品是,你打开手机,按一个按钮,就有一个司机开车过来载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Uber 每个月会免费给员工价值几百美元的免费打车额度。住在旧金山的我,早上有时起床比较晚,就会叫一辆 Uber,从我家楼下把我载到公司的楼下。坐车的时候,有时候我会跟司机聊天。
我遇到过在 SJSU 读书的学生,他告诉我:「因为 Uber,他可以自己赚一些钱帮助自己完成他的研究生学位」。遇到过旧金山的高中老师,现在因为暑假,通过开 Uber 来赚一些外快。有一次遇到一个华人大叔,他说他住在东湾,早上送太太到旧金山上班之后则在城里开开 Uber。还有从 Santa Cruz 一路载着客人开到城里的司机,说他要在车里多放一些关于 Santa Cruz 的杂志,让更多客人了解这个冲浪圣地。
一个能够让人每天从床上跳下迫不及待去为止工作的公司,不仅仅是服务了消费者,更是为另一端提供服务的人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就像淘宝不仅仅让你更方便地买到东西,更是提供了一个给成千上万的小商户赖之生存的平台。就像 YouTube 不仅仅让看客开心,更是提供了一个平台给那些独立艺术家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做为一个软件工程师,这样子如此深刻地改变他人生活的机会真地是非常难遇到。Google 确实是很伟大的公司,但是整个公司可能已经有 3、4 万工程师了,而 Uber 现在才刚刚超过 200 个工程师,这个数字在一年前还只是两位数。你可以想像一下每个工程师在这里的影响,「螺丝钉」应该是跟这里工程师距离最远的形容词了吧。
 

Happy Hour 上的对话

Processed with VSCOcam with f2 preset
A BMW 428 is Parking in Sunset

去参加 Happy Hour,总会遇到第一次见面的人,上次就有人问道:除了工作之外的时间,你都喜欢做些什么呢?
我非常地不擅长回答这个问题,听到问题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除了工作以外的大部分时间,其实还是会想工作或者跟创业有关的事情。但是为了不让对方觉得自己太过于书呆子,我会说:

我还蛮喜欢去滑雪的,去年冬天在 Kirkwood 征服了双黑雪道呢。

然后我会接着描述 Lake Tahoe 雪山的美景,周末钻到山里住上两天惬意的心情,心里想着:这个答案应该还蛮不错的吧。
但是总有人会接着问,那冬天以外的时间呢?跟滑雪相似的运动或者兴趣,要在夏天找一个对应的,还真是答不上来。于是只好说,喜欢读书,看电影和旅游。说完以后都觉得这是蛮烂的答案,谁不喜欢读书,看电影和旅游呢!但我真地是很喜欢这三件事情呢,自从大四开始读起村上春树的小说开始,就觉得阅读是可以让被工作塞满的脑袋好好放松的一件事情,仿佛就是经历别人的生活,透过别人的眼睛看着这同一个世界。电影和旅游对我来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提供类似的体验。
真希望自己犹如妙笔生花的电影评论员,马上在对方面前滔滔不绝地开讲最近的观影体验。
如果对话还要接着继续下去!有时候我会说我喜欢打德州扑克,但是心里也觉得自己并不像认识的其他牌友那样专注。
喜欢开车到处转悠,喜欢在城市里走来走去欣赏它的建筑,但这些都不是常常,每个周末会去做的事情。
对话进行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就只是觉得自己在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面前还是个蛮枯燥的人吧。或者,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恢复出厂设置

iPhone Screenshot
被 iPhone 容量不足的问题困扰得很久了,上千张的照片和并没有很多的 MP3 音乐文件,就足以使 16GB 的内存常常发出「内存空间不足」的警告,喜欢拿手机拍照拍摄视频的我则常常感到纠结不已。
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安装在手机上超过 100 个,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功能不一的 App 们。每个 App 本身占据的空间并不大(我并不是喜欢在手机上玩效果绚丽游戏的用户),但是常年累月下来,或许是因为缓存,或者糟糕的编程方式,这上百个 App 产生了数个 Gigabytes 的未知文件。
我常常拿起手机,对 App 进行逐个检查,想说将不常用的 App 删去,可是每次几乎都无功而返。其实每日常用的 App 也就十来个,大部分的 App 躺在手机桌面上,也许一年也就打开两次,每次使用再下载下来也都不会太麻烦。
是什么阻止我删掉这个或者那个 App,晚上洗澡的时候我在思考这个问题。面对这些圆角矩形图标,就像是搬家时,对着一张前年旅游时在某个游客中心里随手拿走的公园地图。好像删掉这个 App,与之相关的回忆也会随之被抹去。担心下次想回忆一下去年冬天在 Lake Tahoe 从 Kirkwood 滑下的雪道,却发现 Ski Tracks 已经无处可寻时产生的失落感。这些色彩各异的 App,仿佛已经成了我点点回忆的记录者。
洗完澡走出来之后,觉得自己未免太可笑,就像 2008 年 7 月 10 日以前人类们就不存在回忆似的。对自己深陷于数字世界的生活感到一点无奈。
有时候我会想,干脆来个「恢复出厂设置」,一清二百。反正照片已经用 Dropbox 备份起来,邮件、联系人等重要信息也通过 Google 放在遥远云端的机房里,重新恢复只需登录帐号即可。常用的 App 会重新下载下来,那些一年只使用两次的 App,就让 iCloud 将它们的数据备份在 Apple 的机房里,未来能否成功取回,完全是未知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