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看了姜文的三部电影,一天一部.
周五是[让子弹飞],周六是[鬼子来了],周日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看最后一部电影的时候感触较两者要更深一些,
因为当发现一个从你17到21岁,陪伴了4年的城市,
竟然电影里和印象里的变化如此之大.
本科的时候,六人宿舍里有个北京长大的学生,除了黑一些之外已经没什么印象了.
对门有一个北京长大的学生,除了高一些之外也没什么印象了.
同年级有一个北京长大的同学,今年暑假的时候带我参观了他创业的公司,也没什么印象了.
暑假在街旁实习的时候,有个北京长大的大师,也没什么印象了,
(不过大师今年后半年要降临北美大陆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有机会还是可以好好培养印象的.)
安徽长大的北大校友说,她在北京待着待着也就喜欢上了这个城市.
可是北京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也就是一个又一个好吃的饭店,和秋天走在路上刮死人的风了.
你知道这是一个很怪异的地方,
解放前是一个样,文革时是一个样,改革开放刚开始是一个样,奥运之前之后又是一个样.
当然我所亲身经历的只是最后者,
有着央视大楼,国家大剧院,和鸟巢的北京.
上述那些同学些许多比我见到过一个上世纪90年代的北京,
但是也不过2步笑1步了,没啥本质差别.
有一次从MSRA打车去中关村吃饭,
司机避开四环和知春路从中科院的小路走,
然后说”北京变化得太快,快得把当地人都落下了.
看着四处的变化,但是觉得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电影里的北京,小孩子都住在大院里.
大人小孩都穿着军绿色的长袖衫,然后去叫做”老莫”的莫斯科餐厅吃饭.
一句接着一句,
“南朝鲜那是美国帝国主义的,你这个走狗”,
“北朝鲜是我们的好朋友”,
“瓦西里!他要刺杀列宁”.
当然还有露天电影院.
不变地是学生们一句又一句”丫的丫的”.
回到电影本身,
原来读[看电影]杂志,这部电影给我的印象就是那么一部”情欲大片”,
看完后就觉得”大片”两字有些夸张吧.
事实证明,不一定是瘦才叫性感的.
然后之前觉得北航学生都要读读[1984]这本书,
现在还要加上看看[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电影.
朝鲜人民没饭吃,主席坐德国车.
人民看[列宁的1918],领导们带着年轻MM看禁片.
道理是一样的.
最后说说标题的最后两个字.
你看30年代的[金刚]里的纽约,
70年代Woody Allen里的纽约,
和2010年冬天亲身体验的纽约.
百老汇的霓虹灯依然闪闪亮亮,
帝国大厦依然不失时髦,
New Yorker依然神色匆匆地穿街而过,
百年来这座城市不曾改变.
北京长大的王菲也在近期的采访说道:
“我很喜欢纽约,你走在街上,
不论是什么样的人,
你都会看到他们充满自信.”
(王菲90年代早期曾有短暂的赴美学习的经历)
就像杨澜描述王菲,
有时候你不刻意去讨好别人,
别人反而过来讨好你.
渐渐习惯了北京了,还将继续待下去~ 回北京跟回家一样~
rf也是这么说的
你们结婚的时候记得提前告诉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