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ck提到加入「编程」的另一点是会帮助大模型训练更好的「推理」能力。比如你跟大模型交流的时候,即使应用场景不是编程,是一个企业的客服。更好的推理能力能够帮助大模型把一个问题转换成对「实现一个目标的」思考,然后进一步变成一个「多步骤」的互动。然后Zuck认为推理能力是大模型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即使Meta的AI产品不直接跟写程序有关,公司也会加大大模型在编程方面的训练。这让我想到前段时间Elon Musk的一条Tweet:「Whoa, I just realized that raising a kid is basically 18 years of prompt engineering 🤯」,他把养育小孩比做Prompt Engineering,进一步延展这个想法,早点学习编程是不是也能帮助小孩更好地掌握「推理事情」的能力呢?
另一个是Tony Xu在Good Company的采访,采访里面提到DoorDash最开始成立的时候,MVP就是一个网站,用户打电话点外卖,电话的另一头是创始人团队成员接到订单之后,亲自去餐馆下单,亲自去餐馆取餐,亲自去把外卖送到客户的手里。当时的「dispatch system」就是几个团队成员用的iPhone的「Find My Friends」,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我也早都知道创业早期特别需要hustle,YC也特别强调过创业初期需要创始人去做「不一定能scale但是客户热爱的生意」,道理都懂。但是随着年纪增长,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也都不再像20岁出头的大学生,即是你知道创业一开始很可能要去做「不一定能scale」的事情,但是又有多少决心和勇气去做「外卖骑手」呢?
这期几个嘉宾聊了 Western countries big cities 普遍的流浪汉问题,Chamath去了一趟巴黎觉得「卧槽」巴黎跟旧金山也差不多,出门还要一直担心有没有人会来偷他抢他的手表钱包,所以美国其实也不差嘛。然后Friedberg 问了他一个问题你觉得跟亚洲城市比呢(新加坡,东京,中国的城市,etc.),他才意识到好像这也不是一个世界性普遍的问题,因为亚洲的城市安全性好太多了吧 。Sacks才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过去十多年来西方执政政府大吹的「左风」导致的结果。
这期还聊了 AI 和音乐创作。如果读者你还没听说过Suno,赶紧打开 YouTube 搜一个视频看看,保证惊掉你的下巴。故事背景是一群音乐人写了个信,大致意思是AI偷了他们的作品之类的,然后马上有议员出来说要提案「AI训练数据用到了创作者的作品需要付钱」。然后几个嘉宾针对AI模型的训练用到创作者的数据是否需要付钱展开了辩论。Friedberg的观点是「不用」,因为就像所有的音乐人的创作,大家都是在听过无数首前人的作品的基础上,被「Inspire」然后再创作出自己的原创作品,所以如果有剽窃的嫌疑,应该针对模型的「输出」做监管。Chamath的观点则是,如果只对Output做监管,那肯定没法监督,这些创作者就等着早日被全部取代吧。Sakcs最后比较中间,意思是AI肯定不会完全用人类一样的监管方式,不过现在提监管还是有点早,最终应该还是会讨论出一个中间的方式来监督。
文艺复兴基金与其说是一个金融公司,其实更像是一个Research House,根据他们网站介绍,公司300来个员工有90多个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博士。西蒙斯自己就拿过拓扑学的奥斯瓦尔德·维布伦几何学奖(Oswald Veblen Prize in Geometry),跟陈省身合作提出的「陈-西蒙斯理论」后来也成为了量子物理学不断被引用的理论框架。公司的早期关键算法设计师,也是后来西蒙斯退休的时候的Co-CEO Peter Brown 和 Robert Mercer在加入文艺复兴基金之前是在IBM开发曾经深蓝计算机的计算机科学家。公司早期另一个算法设计师和数学家Elwyn Berlekamp的博士生导师则是现代信息学之父克劳德·香农。而前面提到的Peter Brown的博士生导师则是现今深度学习的开创者之一Geoffrey Hinton。 对这些数学、物理和计算机领域的研究员来说,所有的投资标的都成为了一个个的数据点,他们的目标是如何打造效率最高的信息处理算法,和能够处理超级大量信息的计算系统,最终通过数据和模型赢下市场。回头看,他们做的很多事情其实都是现在许多量化交易公司在做的事情,甚至是很多科技公司在机器学习或者人工智能领域都在做的事情。区别只是文艺复兴已经做了40年。
节假日又听完了一期Lex的采访,这次主角是Amazon的创始人和前CEO Jeff Bezos,也是航天公司Blue Origin的创始人。采访分为两大部分,一块讲了他创建Blue Origin的初衷和其中现阶段火箭发射技术的讨论,另一大块讲了他在创建Amazon的过程中自己对公司文化实现的想法和这些文化如何影响了Amazon公司的日常运营。
书的最后收尾在:「In the end, there are only two things matters: product and people.」工作了十年,回头看那些令人最为珍贵的时刻,终究汇聚到你的产品给用户带来了什么样的价值,和在这个过程中你是跟谁一起经历这些时刻。同样也是这些一个又一个新的产品,和这些曾经一起流过血、泪、汗的同事,带着你奔向下一段旅程。
搬来Pasadena整整三个月了,这几个月经历了买车,适应LA的通勤,去San Diego,Vegas,Seattle旅游出差,对南加州的生活也慢慢熟悉了起来。蛮意外的是,我跟SJ搬来之后真心地蛮喜欢Pasadena和周边的社区,是那种「You can see yourselves raising family here」的那种感觉。我开玩笑地说,Pasadena周边「可以用San Jose的房价买到Palo Alto的学区和Cupertino的华人生活便利,外加整个湾区都没有的城市本身的文化底蕴」。
整个南加很大,从西北的Malibu,沿海可以路过Santa Monica, Long Beach, Laguna Beach一直南下到San Diego,沿着山则可以从Thousand Oaks/Santa Clarita,一路往东穿过Pasadena,San Gabriel/Arcadia整个华人区到东边的Ontario, Riverside,华人区往南则会来到Orange County 和其中的新新华人区 Irvine。被山脉和海岸线包在中间的就是来LA观光的小伙伴们最常去的Beverly Hills,West Hollywood, Hollywood, Koreatown, even Downtown LA,DTLA往南则是帮派问题最为严重的South LA,就连本地人开高速也都只能路过加油都绝对不敢下去的那种。哪里的社区比较好,我的一个 tips 就是看当地的保时捷 dealership 都选在哪些城市,基本不会差太远。
附注:前面提到Pasadena,稍微多介绍一下,万一有人也对搬来南加生活有兴趣呢。Pasadena对外最有名的应该就是市中心的加州理工大学(Big Bang Theory 💥),除此之外本身是个蛮有历史的城市,1900年的时候就有当年的大富豪在这边置业和开发。虽然Pasadena自己本身没有学区,但是Pasadena周边的四个城市(La Canada Flintridge, South Pasadena, San Marino, Arcadia)都是加州前十的公立学区。除了公立学校,Pasadena周边也有很多南加最好的私立学校。Pasadena的downtown叫做Old Pasadena,餐厅商店非常多非常适合散步,我们现在住的公寓就在商圈的边上,吃完晚饭经常就在这儿散散步。另一个生活便利的是毗邻东边和南边的Arcadia, San Gabriel, Monterey Park,超市买菜或者去餐厅吃中餐开车也就是十来分钟的事情。如果喜欢户外,Pasadena背靠San Gabriel山谷,开车十分钟有就有很多适合Hiking和公路车爬坡的山路。真得要说缺点,可能就是离西边的海岸线和LAX机场有点远吧。